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18℃ AQI:71  風向:北 風力:3級 南竿雲高:20000呎 能見度:9000公尺 北竿雲高:20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劉宏文

劉宏文友善列印



張貼者
劉宏文 
資深會員 


註冊 : 2011-09-20
發表文章 : 237
掌聲鼓勵 : 1693

發表時間 : 2016-10-25 09:47:44
FORM: Logged


劉宏文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劉宏文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風飛麵】 --閱讀人次 : 3887

「風飛麵」,這個詩意盎然、讓人浮想聯翩的名字,其實是早年馬祖民間自製的一種麵食。與細條狀的白麵或黃麵不同,這種麵寬而薄,薄的可被風吹起,一片一片酥酥乾乾地盛在紙袋內。因其易煮易熟,馬祖人用來當點心,甜鹹皆可;但煮甜得更為常見。

水滾時入麵,即時撈起,視個人喜好加砂糖。講究一點的,另外打入一枚鴨蛋(雞蛋易散開),黃裡帶紅的蛋黃,在玉脂般麵片旁邊,浮浮沉沉。捕魚的一早吃了出海,種田的喝了上山,是馬祖「白丸」之外的另一道精力湯。

「風飛麵」是桃園大湳市場「曹師傅麵店」製作的,僅此一家,別無分號。店主曹常灼先生南竿牛角村人,民國57年來台灣,先在景美學做燒餅油條,計劃學成之後,返回馬祖開早餐店;後來接受同鄉建議,到桃園大湳永福街馬祖人聚居地,租屋賣早點。

早餐店初時不順利,轉去萬國餐具上班,並在大溪僑愛買了一戶平房,太太也到附近的聯福製衣廠工作。

僑愛新村是眷村,住了許多現役與退伍的外省老兵。曹常灼開始做包子、饅頭、花捲,每天騎腳踏車載著在附近叫賣,很受眷村住戶歡迎。不久在僑愛市場租了店面,除了包子饅頭,也做各式白麵、餛飩皮,零售批發。

曹常灼說:「民國64年蔣公逝世那年,各路人馬從南到北往慈湖謁陵,每天都有。遊覽車一台一台絡繹不絕,都要從僑愛過。司機熟門熟路,知道我的饅頭包子好吃,都會停下,謁陵客人手一袋,當作午餐、晚餐。那一年生意火紅,全家忙得不可開交。」

民國92年,僑愛新村改建,市場遷移,曹常灼重新回到熟悉的大湳市場,開設「曹師傅」麵店,繼續營業;因緣際會,買下這間現已價值不菲的店面。

曹常灼跟太太每天凌晨三點起床,開始和麵,一直工作到中午,將近10個鐘頭都是站著。別的行業有休假、例假、國定假日…。他們除了端午、中秋休息一天,過年休三天之外,全年無休,多少年來都是這樣。星期日更不能休息,因為星期日大家放假,上街購物買菜的人多,麵店生意最好。

「曹師傅」麵店每天要做20幾包麵粉,一千多斤。除了兒子、媳婦,連孫子也在店裡幫忙,還雇了兩位員工負責外送。馬祖也有客戶,每隔幾天冷凍快遞20公斤的水餃皮、餛飩皮,分別寄到南竿、北竿、白犬。

儘管生意繁忙,曹常灼還是堅持製作僅佔營業額極少分量的「風飛麵」。他說:「馬祖來台的依伯、依姆特別懷念這味,甚至從板橋、中和專程來買。」

「風飛麵」,也有人說是「風吹麵」,在馬祖已經消失多年。曹常灼先生將之在台灣再現,像一陣記憶之風,越過聯福製衣、繞過萬國餐具,把馬祖人吹到50年前柴火熊熊的灶邊。那碗清甜溫熱的麵點,此刻就在眼前,在「曹師傅麵店」的門框上無聲而又熱切地招喚著。

(註:聯福製衣與萬國餐具皆在桃園八德,是馬祖人初來台灣,最多人在此賺食的兩家工廠。)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劉宏文
劉宏文 
資深會員 


註冊 : 2011-09-20
發表文章 : 237
掌聲鼓勵 : 1693

發表時間 : 2016-10-26 20:44:00
FORM: Logged


劉宏文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劉宏文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馬資網果然是很有效的交流平台。我貼出【風飛麵】不久,我的同學高志兄私訊我,「風飛麵」的正確寫法應是「粉坏麵」。坯的原義是「小土堆」,或「未經釉燒的陶瓷」,引申有「外殼」之意。

想想也對,馬祖人稱餛飩皮「扁肉坯」,包扁肉剩下的皮晾乾了,就成了「粉坏麵」。把餛飩皮當成麵,這種王公貴族式的豪奢吃法,畢竟不是漁農之家所常見。這似乎也解釋了老一輩鄉親,在生活較為優渥的此刻,紛紛往曹師傅的店裡尋求年少時未曾滿足的渴望。

好在高志兄說,方言以音找字如大海撈針,找到本字固然欣喜,大多數狀況得假借音義相近的詞彙。無論如何,「風飛麵」出之於我和曹師傅浪漫的假借,若要嚴謹一些,講究一些,「粉坏麵」應該更接近原意。

浪漫的「風飛」立即摔成現實的「粉坯」,人生就是這樣無可奈何啊!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劉宏文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