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26℃ AQI:  風向:北 風力:10級 南竿雲高:800呎 能見度:8000公尺 北竿雲高:900呎 能見度:6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林金炎

林金炎友善列印



張貼者
林金炎 
資深會員 


註冊 : 2009-04-28
發表文章 : 188
掌聲鼓勵 : 1238

發表時間 : 2019-03-15 01:32:04
FORM: Logged


林金炎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林金炎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踏上連江圓夢 --閱讀人次 : 3612

  1992年,我參加台北市福州同鄉會和羅星塔月刊社舉辦的「旅台福州鄉親返鄉懇親團」,一行40多人,由香港轉機抵福州義序機場,歡迎的紅布條迎接著我們,引領進駐「華僑大廈」(今恆力城王府井百貨地段),三天參訪,對原鄉福州留下深刻印象。隨後受連江「對台辦」邀請,首度踏上對岸連江,參觀了連江一中,青芝山景區,才知我東莒大埔石刻題刻者董應舉,竟是大陸連江青芝山開發者,他的「大埔石刻」成了馬祖第一碑,這次首度機遇,加深了我對董的印象,埋下了日後效法其寫文史的心路。

結緣大陸連江
  再一年,隻身由香港再度進福州,又去了連江,蒙台辦陳惠疇兄等安排,帶著我來到黃岐,眺望故鄉馬祖,近在咫尺,而我卻繞了一大圈而來。當晚蒙鎮長招待,開了一瓶瓷瓶軟木塞蠟封的名酒小酌,讓我印象深刻,大家歡喜暢飲,家鄉話攀講,始知大陸連江也有「馬祖同胞會」,他們於兩岸隔離年代,滯留這兒,無法回來馬祖,思鄉情怯,組同胞會,出資建亭,曰「望鄉亭」。這一趟也來到岳父坑園鄉謝家,與親屬交談。
即今我進出大陸連江不下數十次,足跡踩遍縣境各地,遠至驅倭勝地馬鼻、透堡、長龍、奇達、台箓、北茭鼻、定海古城、曉澳海線、僑鄉琯頭、貴安溫泉,甚至搭船到粗蘆島、川石島、壺江島。記得辛亥百週年(2011年),受邀參加對岸連江辛亥「連江烈士」紀念會,走進了先烈們習武和革命組織的廣福會所,百感交集,連江人拋頭顱、灑熱血,不落人後,締造了民國,我以連江人為榮。

連江涉台點滴
  歷史上大陸連江對台灣唇齒相依,互通往來,貢獻是很大的:明萬曆31年(1603年),連江人陳第隨沈有容將軍到台灣,回來後撰《東番記》,紀錄台灣原住民族分布、習俗、生產、貿易狀況,為研究台灣重要文獻,也可說記錄台灣史的第一篇章。
萬曆45年(1617年),參將沈有容率定海水寨兵攻打馬祖東莒島倭巢,生擒69人,連江邑人董應舉在該島大埔山勒石紀念,成了「馬祖第一碑」。
清順治10~18年,鄭成功抗清水師,駐守琅岐、壺江島,甚至馬祖列島屯兵,攻下黃岐堡、東岱堡及連江縣城。清廷為阻止沿海居民與鄭氏聯絡,接濟物資,下詔大規模遷界,馬祖列島居民與這時全部被遷回內陸居住。
道光21年(1841年),英商入雞籠、滬尾(淡水),以鴉片交換樟腦,英艦在雞籠港觸礁,被清軍擊沉,時曾任金門鎮總兵江繼芸(平潭人),支持林則徐禁煙,中英鴉片戰爭波及金門、台灣,英軍攻打金門,江殉國,運回平潭後,葬北厝鎮,大陸連江有座「迴龍橋」,是金門鎮總兵江繼芸和大批連江閩安協戍台將士捐款修助的,即今仍保留著。
清同治13年(1874年),牡丹社事件,琉球王國船難者,擅闖屏東原住民的領地遭「出草」,日本征台,清朝沈葆楨受命辦理台灣防務,派連江閩安「協台衙門」(閩台軍事防衙指揮機關)左營兵數千人,赴台支援,驅逐日軍行動中犧牲了133名水師勇士,運回歸葬閩安虎頭山,義塚乃在,只是台灣歷史從不提這段往事,今高雄左營即是當年閩安水師輪守處,這也可看出清領台灣212年,台灣歷史少著墨。
光緒10年(1884年),台灣發生西仔反戰爭,法軍攻基隆、淡水,清朝派欽差大臣兼福建巡撫劉銘傳率閩兵前往督戰,兵員中不乏連江子弟。
光緒12年(1886年),巡撫劉銘傳商議電纜架設,閩台最早一條電纜線-川淡海纜,就是從連江川石島通台灣淡水,以利通訊傳達訊息,川石島~閩江入口右側,曾是兵家必爭之地。1949年夏,海上保安第一縱隊也是由連江川石島撤退來馬祖(連江)。
對日抗戰8年,來自台灣、澎湖的日寇兵團,數度在兩地連江登島,登陸,扶植偽和平救國軍控制閩海,燒殺擄掠,掛著太陽旗的漁船,在連江海域橫行,騷擾、濫捕。

旅遊連江景點
  連江山連海,海連江,閩都金鳳,建縣1730多年,22個鄉鎮,是歷史古城,人口68萬。近年建設力度加大,宜居且是鮑魚之鄉,中國鮑魚看福建,福建鮑魚看連江,「振鮑一號」鮑魚養殖正在苔菉東洛島投入生產,有水產全國第二大縣之譽,舌尖連江更是美名遠揚,定海丁香、百勝竹蟶、安凱鮑魚、黃岐魚丸和鍋邊海蠣餅、官塢海帶、壺江紅蟳,海船、海灣、古厝、美食,這兒有很多習俗與馬祖同款,台灣馬祖鄉親歡迎到大陸連江看風光勝景。幾十年前,大陸連江東岱一帶海邊,乃有疍民(即連家船民),漂泊江海邊,他們上無瓦片,下無寸土,冬愁棉,夏愁單,年關怕過年的艱辛生活,風水輪流轉,而今敖江南岸東水村,都擁有他們自己的新家園。
黃岐-海上明珠,大陸一級漁港,自古就是著名商貿重鎮,海防前哨,軍事禁區,元代就有城堡、烽火台。兩岸連江一家親年代,鄉民親切稱黃岐為「里山」,馬祖為「外山」,如果從北竿白沙到黃岐,可到畚箕山看掩體坑道,威脅馬祖的「四大金剛」大砲及「海峽之聲」廣播站遺址,部隊營房,當年文學家郭沬若伉儷,留下有名詩句:「和暖如春意欲融,嘉池山上鼓東風,東西犬島波濤外,南北竿塘煙靄中」。黃岐海鮮店在福州開了數十家,去年6月8日,馬祖鄉親百多人參加第6屆閩台同名村鎮續緣之旅,曾來此。去年7月11日,瑪莉亞強颱掠境,因防颱做的好,漁船全部回港避風,毫無損傷,黃岐古石村,石砌百年古宅佇立著,遠離塵囂,這兒看海看馬祖是另一方情趣。黃岐是離馬祖最近的地方,僅4.8海浬,半小時航程往來熱絡,做大做強是兩岸連江人的福氣。
要登連江山峰筆者首推青芝山,又稱百洞山,這兒集山秀、峰美、石奇、洞幽。山不高歷數108景,由董應舉開發,民國林森主席也曾在此隱居,景點有鰲湖、林森納骨塔、董公祠、青芝寺、嘯余蘆(林森公館)等。若有空閒,回頭也可上另一座文筆山(又叫雲台山),它是文人和學生的聖山,如果入雲居山,有普光塔,該塔有「天上雲居,人間仙境」的美稱,可觀海,或看日出,遠眺馬祖,另有一番情境。
位閩江口的壺江島,可由琯頭坐船前往,10年前馬祖南竿天后宮進香團,搭「金龍號」專船來過,在這兒也可找到南、北竿塘「海禁碑」,媽祖文化廣場旁有「先賢堂」,堂內供奉巡海疆名將鄭和、葉向高、董應舉、鄭成功、林則徐、林如翥、熊文燦、張煌言先賢蠟像,雕有他們巡洋事蹟。
新開發的貴安新天地溫泉渡假區,值得去渡假,有水世界、歡樂世界、兒童職業體驗中心、高爾夫球場、溫泉游泳基地、世紀金源大酒店、健身及育樂設施、國際大劇院、奧特萊斯廣場、森林人家,都能滿足各方需求,另雲上茶鄉~長龍茶山、苔菉平流地質公園、市區溫麻公園、連江博物館,內「順風相送定海灣」展示,都值得一遊,最近位於連江鳳城魁龍坊清代古名居陳家大厝,規畫修復,是連江古城名片,大陸保留最古老最大的炮台~長門炮台,都值得一遊。
聽過可門港嗎?他是深水港,位羅源灣南側,扼守羅源灣的咽喉,是當年國父《建國方略》中勾畫的深水良港。記得南京條約開放福州為五口通商,英人控制「閩海關」,可門港歸其監管,徵官稅。二年前我特地去了一趟,這兒正大力開山填海,已建成5-30萬噸輪船泊位6個,附近的大官坂墾區,正跟台商招手投資。連江北岸的羅源灣,水藍、灣淨、岸秀,正進行水上飛機場試驗,目前建成火力發電廠於此。還有定海灣海域有9古代沉船遺此;長門砲台是至今保留下來最古老也最大的砲台,如果巡三落古民居,不妨走一趟丹陽。
兩馬協議下的「兩馬先行」,航線由福州程泰、馬祖大和航業和長億海運三家分屬的「安麒輪」、「閩珠二號」、「金龍號」輪流營運,每日二航次,一進一出,黃岐通關口岸和馬祖北竿白沙港,是海上商旅之路,這對兩岸同源同宗的鄉親注入了希望。
走進連江,江海故鄉,閩浙通道,兩岸連江一家親,共築濃濃中國情,我們是閩海兩岸最辛勤的連江人,我們唱山歌、唱海歌、唱牧歌、唱漁歌、唱茶歌,也唱酒歌,我們是連江追夢人,也是兩岸連江形象代言人,繁華願景,圓夢期盼實現。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