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美國紐約也有「曹朱村」/10則長樂答客問 --閱讀人次 : 6135 問1:鄭和在長樂留下那些遺跡?
答 1:從前在長樂市三峰塔(該塔建於北宋哲宗紹聖三年,西元1096年)西邊便是茫茫的太平港,明代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累次駐泊長樂太平港,補充糧食、醃 肉、陶瓷、布匹等物品,補給淡水,招募水手、訓練舟師水勇,祭示海神,伺風開洋,前後三十年,長樂太平港成為舉示最大軍港和征服遠洋的母港。
近年在三峰塔舊邊上建鄭和史蹟陳列館,鄭和立<天妃靈應之記>碑一併陳列該處,並將原南山公園改為鄭和公園。
問2:太平港現究指那裡?
答 2:太洋在長樂市,即長樂馬江,又稱馬頭江,不是馬尾江,馬頭江是鄭和下西洋時期的閩江主航道,天然避風港。從馬祖坐客輪快抵馬尾的左側,有一「鄭和塑 像」和「鄭和廣場」,可說是太平港舊址的部份範疇,如果你置身閩江左岸,有一浮島,古名叫「光祿八村」,其傍有泮野村,古諺:「泮野水,兩頭漲」,此地乃 有「明朝厝」,當時太平港港闊水深,四周環山,東西長,南北短,狀似葫蘆,水域面積達50平方公里,一到漲潮時,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鄭和船隊有5次停留在這兒,他率領龐大的船隊,率領官兵,無論啟程是始自南京寶船廠,還是起於太倉劉家港,每次都必先抵長樂太平港駐泊,短則二個月,長則一年,「累駐於斯,伺風開洋」。
問3:長樂有那些動聽的傳說故事?
答 3:長樂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海濱鄒魯」之稱,古往今來,人材輩出,史料豐富,地方小掌故和民間傳說,經久不衰,就讓我從「酒」說起吧!長樂有句民 謠:「一代窮、二代富、三代開酒庫」,長樂老酒是有名的,鄭和下西洋時代是作為大明貢酒,還曾運了一大船,隨軍下西洋呢!早年長樂量酒的容器,叫做 「教」,一「教」酒的容量約半斤,一大船會裝多少的酒罈,可想想看其壯觀。此外,馬鐸一日君、金剛腿的故事、蔡夫人傳藝梅花城、陳文龍與元台碑、猴嶼洞天 岩、豹變岩的神話(白馬王除害)、百丈禪師王木尊、朱子在長樂講學、番薯史話、董奉山傳說、御國山的黃帝石、松下金雞穴、牛角山的傳說……諸位鄉親,對這 些故鄉故事有興趣嗎?打開網頁搜尋吧!
問4:外人對「長樂腔」很好奇?能說說嗎?
答 4:本區居民長期以來通行福洲話,福州話屬於漢語八大方言語系的閩語分支,閩東次方言的代表,在唐末五代期間就已定型,福州話是多來源的,其底層是古閩越 的語言。歷史上居民外遷頻繁,魏、晉之前的另一批移民,帶來古吳語和古楚語,上古漢語和中古漢語也明顯地留存於福州話中,中古音的入聲調也被保留著。
長樂緊鄰福州,兩地交往頻繁,本區居民的語言,在語音、調彙和語法上與福州大同小異,福州方言輕且軟,而長樂腔口音較重而高吭,說得快一些則更明顯。尤其 長樂人說:「我」,其發音就與鄰近鄉鎮不同,被稱為「長樂我」,福州市區人多稱「奴」、郊外人多稱「儂」、「娘家」,長樂腔中有濃濃的鼻音與特殊的腔調, 在台灣我們講普通話(國語),有一種與台灣人不同的口音,常會被誤會來自異國土地,我們常自嘲說:你們講普通話,我們在講「高級話」,我們話語中,存古較 多,顯然是唐宋形成之後,徧安一角,戰亂較少,古音保留較多,見於古代漢語常用詞彙方面,如:鐤(鐵鍋)、骹(腳)、箸(筷子)、囝(兒子)、卵(蛋)、 腹(肚子)、驚(怕)、食(吃)、行(走)、倚(站)、新婦(媳婦)、外家(娘家)、目睭(眼睛)。
見於《說文》的有:喙(口)、跋(跌倒)、脰(脖子)、糜(粥),見於隋唐《廣韻》:暝(晚上)、懸(高)、翼(翅膀)、索(繩子),語言是有生命的,有生有滅,像度繩(木匠)、道頭(港口)、甲哥(搬運工)等不勝枚舉,但也有很多新名詞誕生。
問5:日軍是否有入侵我長樂原鄉?
答 5:日軍曾於民國30年(1941年)4月19日和民國33年(1944年)10月5日兩度入侵,他們大批艦艇,由台灣出發(時台灣、澎湖為日本據有)經 我馬祖南竿和莒光之間海域進犯長樂,長樂縣城淪陷計達362天,其間日寇在各要道設崗布哨,恣意燒殺掠奪、姦淫婦女、霸占民房、濫砍林木,無惡不作。
問6:「美國紐約曹朱村」的由來也能說說嗎?
答 6: 潭頭曹朱是多數馬祖曹氏家族的原鄉,曹姓在馬祖與陳、林並列為大氏族。曹朱建村於明朝,歷史上長樂曾是鄭和下西洋的起錨地,即使在「片板不許入海」的清初 海禁時期,人們冒險操舟出洋大有人在,曹朱靠海,到福州巴士車程約1小時,而到海邊只需10分鐘,向海洋發展是曹朱人的宿願,尤其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成了 人們現實中解脫最好的方法,出國類似「進京當官」是一種榮耀,打從50年代,第一批3、5個曹朱人或換身分或換人頭搭漁船駛往公海,再換上大船輾轉由越南 或泰國再遠涉重洋跳船登入美國,在那個年代偷渡互通訊息,相互照顧,經過半個世紀的接力移民,曹朱人遷往美國的村民多達3000多人,而現今的曹朱村人, 不及1000人,這種外移的現象,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為富有,遠在16小時外的紐約來回路程上,不知有多少曹朱人在奔波著,讓外匯、美元財富穿梭其間。
如果你走進村裡,每家每戶都有偷渡或移民的精彩和心酸的故事講給你聽,現今的曹朱村,青壯年人紛紛離鄉,街上少有青年人結伴而行,去不了美國的,也就近到 福州或遠去東莞工廠打工,曹朱村剩下多是老弱婦幼,老年人顧四川女工為褓母,推著輪椅行走街坊、曬太陽或打麻將,田園也讓四川來此打工的民工種植,到處都 是空房子,四川打工妹接管了他們,嬰兒車裡頭躺著的可能也是美國公民,他們在遠鄉美國異地工作每日13小時,不得不將孩子送回老家托老人餵養。
問7:蕃薯是長樂人由海外引進的嗎?番薯鑔又是誰發明的呢?
答 7:甘薯又稱地瓜,是我長樂籍華僑陳振龍,在明萬曆22年(1594年)從菲律賓引進的,陳振龍旅居呂宋經商,發現這種野生薯類,清甜可口,可充糧食,當 年在當地是不可以出口的,他將採來的薯苗封裝在竹筒內,捆紮在船旁,沉在水裏,飄洋過海,回到長樂,覓地試種,結果成功了。在當時福建巡撫金學曾的倡導 下,全省推廣種植,使民眾渡過饑荒。
《長樂縣志》記載:長樂缺糧,多種蕃薯,然而易爛難藏,康熙年間,長樂東山村人陳乾範母親,授意鐵匠,製出鐵卷,叫做「蕃薯鑔」,可以把蕃薯創為長條,曬乾收藏,以後又改為銅卷,更便於使用,「蕃薯米」、「蕃薯絲」就是陳母發明的,後人著文表揚陳母的創舉。
問8:漳港機場旁有尚遷公園,為何設計個大算盤?
答8:算盤是中國人創造的,而且還是長樂人,他名叫柯尚遷(1500~1583年),漳港柯百戶人,他精通儒學,尤擅算術,是明代理學家、數學家、珠算鼻祖。
1578年,柯尚遷耗時8年,終於寫出了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珠算書<數學通軌>,他的口訣和術數,被我國和日本甚至東南亞各國所採用,也廣泛流傳。
《數學通軌》中載有15檔算盤圖,上二珠、下五珠,呈長方形,四周為木框,內有軸心,俗稱「檔」,珠算口訣:「一上一,一下五除四,一退九進一十;二上二,二下五除三,二退八進一十………。」口訣琅琅上口便於記憶,也易於操作。
為了紀念柯尚遷,漳港以他的名字辦了尚遷中學,也建了一座以算盤為主題的尚遷公園。
問9:從前白犬列島上有吳航國校,而大陸長樂也有吳航學校,現今兩岸吳航學校狀況又如何?
答9:早在光緒31年(1905年)長樂知縣王擴中和地方邑紳劉炳南等發起興新學,於孔廟明倫堂創辦吳航高等學校,第一任校長為鄭勛(光緒28年舉人),其後學校改稱「長樂縣立第一高等學校」,開設修身、讀經、講經、國文、數學、歷史、地理和體操等學科。
民國成立後,體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教學方針,明文規定初小四年,高小三年,民國12年海軍陸戰隊駐防,學校被佔為團部,高小部移往塔坪山吳航書院(今鄭和史蹟陳列館),民國18年海軍團部撤出,始遷回。
民國23年,王伯秋任福建省第一行政區督察專員兼長樂縣長,改學校為「夫子廟小學」,民國25年又恢復為「吳航中心學校」,民國31年吳航鎮改為「太平鎮」,校名又改為「太平鎮中心國民學校」,民國34年再改為「吳航中心國民學校」。
民國39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馬祖白犬島上恢復成立吳航國校,由大陸來此的林華璇為第一任校長(林員曾任金鋒鎮最早的初中校長兼董事),同時成立坤坵分 校,民國45年再成立田澳分校(53年撤銷),47年吳航國校附設民眾夜間補校,民國57年增設敬恆國民中學,民國63年奉令改制,易名為「敬恆國民中小 學」,該校在海島成長了60多年,即今校舍及教學設備、師資均屬一流,唯學生人數較少,國中小9個班,學生多呈個位數。
而大陸失守的次年(1951年)1月,中共將吳航小學改名為「長樂縣城關中心小學」,1980年10月8日再改為「福建省長樂師範附屬小學」,當前該校近50班,學生近3000人,教職員工百餘人。
問10:返鄉探親到梅花,常聽老者說「梅壺友情」的典故,也能再說一遍嗎?
答10:因為你是馬祖籍的長樂人,返回原鄉,老者自然會提及「梅壺情」。
這是指同處閩江口南北岸的兩個海島村莊,一是指長樂市梅花鎮(古稱梅花島),另一個是指連江縣琯頭鎮的壺江村(即壺江島,福州人「浮」與「壺」音相近,久而久之浮江便成壺江),兩島地緣、人緣構築了鄉誼,數百年來以「依舅」互稱,患難與共,營造了兄弟般的情誼。
所謂「風雨同舟數百年,兩地情深兄弟誼,明季抗倭同浴血,今朝耕海共携手。」「梅花舅」和「壺江舅」共抗倭,共耕海,生產互助,危難相扶,據連江 縣<壺山賦>記載:清聖祖康熙四年(1665年),梅、壺兩鄉漁眾合議共同開闢馬祖,定置漁場,梅花人定置福澳,壺江漁員擇定山隴,兩鄉漁民 為祈求神靈庇佑,特在島上福澳建一「大王宮」,共塑大王及夫人神像供奉,時值豐收歡慶之夜,兩鄉漁戶聯歡同慶,並相互賦詩:「福澳襟聯山隴畔,梅花香在玉 壺中」,是夜祭獻方酣,遇賊寇來犯,大夥儘速佈防,兩澳以「依舅」為哨語,以禦賊寇。
清廷為了隔絕沿海民眾與鄭成功反清力量的聯繫,在沿海採取「圍海」、「遷界」的措施,馬祖島自然在遷界之列,清廷遷界手段殘暴,院部派員往海邊海島燒屋,計動用民工千餘名,沿海及島嶼都成焦土。
直到復界後,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當時海景仍動蕩,急需船戶相照應,梅壺兩鄉漁戶再次携手共作圍網,並以紅、黃、藍三色旗號,辨別傳訊,梅壺子民唇齒相依,重諾輕財,交以莫逆,情同手足,願梅壺友誼,如閩江之水,源遠流長。
--台北市長樂同鄉會 林金炎
已有 11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