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時多雲 溫度:14℃ AQI:60  風向:北 風力:5級 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陳高志

陳高志友善列印



張貼者
陳高志 
資深會員 


註冊 : 2010-03-25
發表文章 : 159
掌聲鼓勵 : 729

發表時間 : 2011-05-26 14:06:06
FORM: Logged


陳高志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陳高志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回應游桂香小姐「面前樹」 --閱讀人次 : 6500

 上課途中有朋友電告,今日<馬祖日報>有游桂香小姐對黃槿樹作回應。我看了以後,覺得游小姐言之成理。回應文字應刊在「事發地點」,否則錯失第一時間向指正者表示謝意,似乎有失禮數。根據這個標準,本文應該投<馬祖日報>才是,然而,我的投稿經驗,<馬報>因投稿者眾,一個月還不見得有機會刊出,所以只好借<馬資網>作即時溝通平台。(以下所舉的詞彙有加「」者,都要用馬祖方言發音。)

 方言研究之所以特重田調是有道理的,因為語言或文字經民間俗用後,會因地、因時、甚至因氣候等因素而改變。以額頭為例,我曾聽過「額上頭」、「額先頭」、「額前頭」,最後我選定有古籍可證的「顙」做本字。如果黃槿樹果真是方言的「面前樹」,則聲調不符,因為「面前樹」三字的聲調分別是:陰去、陽平、陰去。福州話之所以難度很高,那是因為個別發音的字,在組合成詞時不能保證仍然發同樣的音,「面前樹」就是很好的例子。「面前樹」的語音結構和「剃頭擔」完全相同,各位朋友你們不妨念念看,是「ㄊㄧㄝˋㄌㄡˇㄌㄤˇ」,還是「ㄊㄧㄝˇ ㄌㄡˇㄌㄤˇ」。某字ㄧ旦構詞完成,讀的時候其字音就會自動改變,所以「面前樹」應該讀ㄇㄧㄥˋ ㄋㄣˇ ㄑㄧㄡˇ(國語注音符號無法精確標示),首字一定音變成類似國語的第四聲。除非有鄉親果真把首字念成第四聲,否則「面前樹」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人們在構詞時是有一定的邏輯的,他會根據物品的外觀、功能、本質、、、等特性來命名。是「潤飯 米時」還是「箬飯 米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到村莊中找中老年人來問,或者到介壽市場查詢,把不同的人所發的音彙整比較,聽聽看是A還是B,或者AB皆有。這不是是非題,更不是少數服從多數的問題。廈門大學的林寒生教授,曾為閩東方言在閩東十個縣城做調查,寫了《閩東方言詞匯語法研究》一書,其中的螞蟻,只有福州人說「紅蟻」,長樂、寧德、永泰、福清等地都是說「黃蟻」,其他各地都只單用「蟻」。我之所以用此為例,是因為福州學者指導編撰的馬祖母語教材就是用「紅蟻」,這是大家熟悉的例子,而偏偏馬祖人是說「黃蟻」。把道理說清楚,一物異名,除了並列以外也別無良策。

 我有一堂伯生前以製賣糕餅為業,他曾製做鬆軟、微甜的烘餅販賣。他稱此餅為「水潤餅」;先父則認為是戚繼光的「征東餅」的音變。兩位老人作古多年,說一句不禮貌的話,這是「死無對證」的事。我們馬祖人愛吃的「鹹餅」,我岳父(福清籍)稱之為「鹹甘餅」,基隆一帶的福州人則說「鹹光餅」,台北市南門市場或福州餐廳則說「光餅」,殊不知馬祖人口中的「光餅」卻是微甜不撒芝麻的小餅。

 因為寫「糞池」講古提到此樹葉,雖然用途不是很美好,但是它卻能解決人的每一天「大」事,真是小兵立大功。至於「藍鼓」、「督」的本字為何,因非本文主題,故暫時不表。

 感謝游小姐的指正,未來若有集結成書的機會,請惠允將大作刊載於附錄,一者增添刊物的光彩,再者以示尊重。

 網路力量之大,影響之廣,真是無遠弗屆。拙文刊出之後,連日來有天興兄、游小姐等人作回應以外,縣長也來電明示,老友王榕樂先生更是走訪村中耆老,大家都說此物已功成身退,唯桃園八德尚見一株。

 學問之路是漫長而寂寞的,有如此多的朋友提供諍言和鼓勵,真是值得慶幸的事。再度感謝游小姐的寶貴意見。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王建華 
資深會員 

王建華

註冊 : 2004-01-08
發表文章 : 2219
掌聲鼓勵 : 6307

發表時間 : 2011-05-27 10:16:14
FORM: Logged


王建華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王建華 王建華的個人首頁: http://tw.myblog.yahoo.com/arthur-88001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關於黃槿樹
筆者也來附庸風雅一番

小時候的記憶
就是用黃槿紫色花蕊的當指甲油塗抹指甲
紫色的色素 塗抹在指甲上 還蠻亮眼的

至於當衛生紙 那更是一種特別的記憶
小時候 衛生紙的取得並沒有很方便
不是用水泥的包裝紙就是用黃槿葉替代了

筆者還依稀記得 同學家門前的一棵黃槿樹
是我們小時候納涼嬉戲的好去處
可惜近年過多的建設 早已砍除

至於 南竿地區還有沒有黃槿樹
若印象沒記錯 牛角往垃圾場的道路邊(靠近富喜民宿附近)
應該還有一兩棵不算高的黃槿

視線再延伸到東莒
魚路古道入口處及猛澳港靠近舊莒光號交通船附近
還有一兩棵很大的黃槿樹
東莒國小後操場 前陣子也種了兩大排
(初步照葉形看來 應該也是黃槿樹 要不就是羊蹄甲暫且保留)

直到今天 沒有印象 長輩怎麼用福州話念讀黃槿
倒是黃色的花瓣 包圍著紫色的花蕊的黃槿印象
隨著歲月流逝 讓我愈發想念小時候
追逐在黃槿樹邊 咪咪哭口(福州語-捉迷藏)的光陰


以下借兩張網路的圖 與大家分享

資料出處
http://www.nnkieh.tnc.edu.tw/department/elementary/plants/html/tree/Hibiscus%20tiliaceus/Hibiscus%20tiliaceus.htm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把別人的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來教 歡迎光臨我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arthur-88001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