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23℃ AQI:46  風向:北 風力:14級 南竿雲高:6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20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旅遊與釣遊 » 釣魚情報

釣魚情報友善列印



張貼者
訪客 1.66

發表時間 : 2004-11-20 23:41:05
FORM: Logged


回覆 引言 刪除 IP位址: Logged

東引老鼠沙磯際攻略/釣魚特區~縱橫四海 --閱讀人次 : 27305

時間:89年元月5日
天氣:陰轉晴、微風 地點:東引觀音石釣場
潮水:長潮尾。早:0600滿潮、午:于潮。

午後,隨著潮水轉換,由於早上登礁時,值潮水漲潮,原先所設定的釣點,因潮水更替,漸漸的裸露出來,魚群也己他去,先前談過,在東引作釣,當流水轉換,魚群未必隨著本流進入深海區域,而是變更覓食的地點,近入較隱蔽的點,但有此想法,未必是正確的,如何印證呢?這是此行最想探討得知的,釣友們想必都有一個觀念,當早上的釣況魚獲己達己意時,那無妨午後在無壓力下,是否可嘗試去摸索這水中之謎呢?有此共識,就付諸行動吧!

當早上漲潮時A、B兩釣點屬滿潮就餌形之釣場,此時即分折,那退潮時魚群若未遠游,又到何處棲息呢?研判觀音石釣場屬一內灣形之砂礁釣場,適合魚群隱藏,棲息與繁殖,由於黑鯛與黑毛,在產卵繁衍期會尋找類似的砂岩岸進行交配,如若判斷正確,此時C釣點的內灣邊,應是最適合不過了,午休時間,再行礁邊觀察,發覺在C釣點的正前方即內灣區靠近岩壁下方,有許多的亂礁,通常黑毛一族,在停流時,會躲藏在岩石根部作棲息,此點與白毛恰恰相反,坊間相傳黑毛吃流水(滿潮)白毛吃退潮,此乃與魚群的生活習性有絕對的關係,關於白毛的息性,以後有相關題材,再行探討。言歸正傳,由於早上登礁時,天色較為昏暗,此時午後天氣己轉晴,天色陽光較強,針對此點,再行調配誘餌,由於水色轉清,而流水因停流因素,流速轉緩,故在誘餌的比例上,採行以半桶全漂式全蝦比例較多的調法,另一半誘餌即強調其比重,何故,因C釣點距亂礁群甚遠,誘餌之比重稍重有助於拋投與定點,而全漂的誘餌是想將釣點前的雜魚(外道魚)誘離標點G,圖片顯示,將全漂的誘餌灑入F流中,因F流向外帶而懸浮性較高的誘餌,比重輕,乘流性強,容易隨流而行走,此時外道魚等受此影響,會離開設定的標點G,當誘餌功能產生,盜餌情況減少,此時再將比重重的誘餌,以少量密集施打方式投入E點,因此時誘餌比重較重,內含的碎蝦會迅速的沈入設定的D點即亂石礁群中,前面討探過,當停流時,黑毛一族會有棲息於礁石根部的習性,當誘餌投入後產生功能,應會有引誘魚群覓食的效果,果不其然,在誘餌施打約二十分鐘後,揮出午後的第一竿,進入D礁石與G標點中慢慢的,子丹錐漸漸沒入水中,當子母丹錐就定位時,即己傳來今日午後的第一個魚訊,迅速揚竿作合,不失所望,是尾二斤多的菜毛,此際發覺一切的研判均正確,而且釣獲的又是菜毛,心想午後的釣況一定會比早上更佳,為何?如若釣獲的是紅皮攏,那魚群是屬洄游性的,可能駐足的族群數量會較少,而今釣獲的是菜毛(正毛),釣友們應都知道,菜毛性喜群体聚集於內灣或海溝與亂石群的邊緣交會處覓食,而今釣獲的是菜毛,不正表示D點的礁石根部,有大量的族群停留嗎?待 起魚後,再拋灑誘餌進入D點與G點中間,目的是想將D點的魚群,慢慢的誘出進入所設定的G標點,一來;若遇大型黑毛,瞬間斷線,或搏魚過程稍緩,均會驚動礁岩下方的魚群,如若能將魚群定住在D釣點,而未吃到誘餌的魚群會脫離群体,冒險向外,脫隊覓食,在搏魚過程之中,蹤有差錯,也不致於驚動整個群体,而使得作釣難度增加,隨後再拋投入標點,不到二分鐘,當子丹錐,越過D點亂礁受舌流的推擠,慢慢沒入水中,即傳來魚訊,又是尾二斤的菜毛,正點!

  隨著流速的增強,岩壁下的E流水速度慢慢增快,而拋入的仕掛也能如願地,迅速進入設定的G標點,此時釣況頻頻,除了黑毛外,黑鯛也時有斬獲,一個下午反潮期間所釣的魚穫,竟比早上還多,詳細的數量,在此僅予保留,原因無它,釣魚在心目中,魚穫只是肯定一日所得而己,而探討一個釣魚的原理,才是最大的收穫,這也是從事拍攝釣魚節目,長期以來一直想呼籲的。

  在本次的釣遊中,解讀了一年多以來,一直想探討的問題與盲點所在,當然一次的印證並不能代表東引的其他釣場,均亦若是,所以在此行的第二天測試過程中,再一次的選擇地理環境相同的釣點來作釣,而得到的結果,更印證了基礎研判的理論是正確的,在下一集的磯釣獵人日記中,我們再行報導,並將為讀者們介紹雙丹錐的全泳層釣法,下期再會吧!

雙單錐全泳層釣法測試
時間:89年元月5日
天氣:陰轉晴、微風 地點:東引觀音石釣場
潮水:長潮尾。早:0600滿潮、午:于潮。

延續上集於東引觀音石釣場探索魚群在滿潮與退潮間的棲息習性與索餌動態,發覺當魚群在固定的時間(例滿潮)就餌後即隨潮水的變化更換棲息點,但索餌意願並不因流水的變化而改變,相同的覓食意願依舊存在,甚且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一次的理論印證,並不能引為絕對的依據,是故繼昨日的觀音石釣場,加以分析、遍尋資料查訪由惠榮兄的引薦,翌日再次選擇類似的釣場來作試釣,期能對這獨特的東引釣場,能有再多一分的認知與收穫。

隔日晨起,依昨晚的資料研判,以西沙散礁群向東北面延伸至八分釣場間的潮水均屬中午滿潮,午後漸退,情況和觀音石釣場均有雷同,而屬內灣或有內溝的釣點又以老鼠沙釣場最為相似,是故即選定了老鼠沙釣場前往作釣。記得初到東引時,只有在船行間見過老鼠沙釣場的外貌,當時即深深感覺到,此地才是標準的外礁凸岬一級釣場。只是一直未能有機會上礁作釣,如今有機會一窺全貌,心中興奮之情隨之湧起,待上礁後,行礁邊觀察,發覺到如若不選擇北面的釣場,或是受鋒面影響,北面釣場無法上礁;在南面的老鼠沙釣點應可許為一級釣場,何故?老鼠沙釣場在鋒面過境,甚且風浪大到8級時,此礁的安全度無庸置疑,是最安全的。由於在登礁點凸岬前端,風浪再大,因受地形山壁的阻擋,完全無安全顧慮,而在礁的前緣,即橫切(平行)一條明顯的沿岸流,當沿岸流行經至凸岬前端時,會往內溝推擁,由於整個內灣寬約12?15米左右,隨潮水漲退、能量的增減,流水會向兩面的峭壁推擁、拍打,壁上的藻類因而脫落,形成了食物鏈上的第一環節,因之也吸引了隨沿岸流覓食的魚群前往駐足;再往內灣深處,在岩壁下方散落著許多的大咾咕石提供魚群一個良好的棲息點,這正是東引釣場典型的特有現象,與昨日觀音石釣場相較,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當下即開始調配誘餌,由於早上登礁,值潮水反漲,中午滿潮應是水位最高時,隨即鎖定以黑鯛為第一對象魚,所以在誘餌調配上選擇比較重的誘餌粉,在調配過程中,先將蝦與誘餌粉以1:1方式調勻,而水份則盡量少量,因該釣點屬稍深場地形,為有效將誘餌完全投入水底,可將誘餌調成團狀,在作釣前先將誘餌團3?5個,凝成拳頭大小,投入設定好的標點,即沿岸流向內推擁的海溝口前端,一來可將魚群定於設定的標點,二來可借1:1比例的誘餌,待粉未溶化時,全蝦可慢慢的隨流向內外擴散,由於內溝並不很寬闊,加諸流的方向一致,在未有大空間的地形裏,誘餌會在流帶中間游走,如遇魚群有隨流而至,應會將魚群鎖定在設定的標點中,如此作釣,方不失誘餌的功能。

待誘餌在水中慢慢產生功能之時,快快的準備好仕掛組,由於不知今日魚群的索餌泳層究竟在那,是故在仕掛的選擇上母丹錐採用5B、子丹錐–5B,整個仕掛如若再加上子線上的2B咬鉛,即形成超載,此時在母丹錐上方捨棄電車結不用,改全泳層無線止方式作釣,如此作釣,可藉整個仕掛完全入水產生重量時,即子丹錐–5B+子線上咬鉛2B,如此超載可將釣餌迅速的沉入水中,此時餌在水裏,受流的能量影響,會往流中流速較緩的點行走,值得一提的是為何免載的子丹錐要採用到–7B左右呢?經筆者多年測試,–7B?–8B的重量,在水中下沉的速度不會很快速,如若再有流帶經過,沉降速度會更緩慢,而此速度恰好大於外道雜魚的泳速、釣餌,不會受雜魚盜餌,通常以此速度在流中沉降,以十米水深而言,約需時1.5?2分鐘,如若誘餌調配得當,功能完全發揮,產生集魚之效,再加上有魚(對象魚)的話,多年經驗告知,很少會沒有魚訊的,此法,即筆者所謂的全泳層釣法,而當有魚訊傳來之際,再行研判落水時間的長短,得知今日魚群索餌泳層,此時再於母線上加上線止,即可再改回半游動式釣法作釣。是日上午於投餌10分鐘後即傳來魚訊,是尾半斤重的黑鯛,斷斷續續的魚訊傳來,愈接近滿潮時刻,體形愈大,釣獲的黑鯛最重約2斤半左右,其中還夾雜著黑毛數尾,但體形只在一斤左右,此時研判,深場形的釣點,因誘餌均打於底層,釣獲黑鯛是可預期的,但於整個上午的作釣過程中,由於採全泳層釣法,是故會有迴游形、中表層的黑毛上鉤,這又印證了,東引釣場所謂魚群只吃單一潮水(即滿潮、退潮索餌型)的現象,心想午後,待退潮之際,是否可仿效昨日的方法,再覓魚蹤呢?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訪客 44.114

發表時間 : 2006-05-06 16:07:20
FORM: Logged


回覆 引言 刪除 IP位址: Logged

在大陸多年.走遍了中國沿海釣場(大連--海南約18000公里).有些釣場環境與東引作釣環境相雷同.例浙江寧波舟山群島海域.對象魚增加了大型的真鯛.今年會在造訪時與當地俱樂部釣友進行試釣.屆時當會將作釣概況.經由傳媒.提供予國內的釣友們....去國多年.回顧過去在太陽台製作節目時的隨手抸記..再看到目前國內的釣遊環境..諸多感觸....離開台灣已六年.一個人提皮箱走中國.看到了中國的釣魚環境.深信..也希望有一天我能將所見所聞呈現在國人面前....
isohunter 2006/05返台于台北..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