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大報社記者都分不清馬公跟馬祖? (線上PK) --閱讀人次 : 4015 今天十三日聯合報A5版的一篇有關遠航報導:
記者陳俍任�台北報導
『...........國內離島線今天也有旅行團已經開票,民航局協調遠航開出三班航班飛金門、馬祖,但北高線、北花線與北東線已全部停飛。....』
上面的”馬祖”,應該是”馬公”。連聯合報這種大報社的記者,都搞不清楚馬祖跟馬公時,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反對馬祖正名?




台灣泰國不分 歐巴馬演講出糗
<中廣新聞網>更新日期:2008/04/25 15:00
台灣要正名成什麼?
正名是一回事,知名度不高是另一回事。
有人分不清剛果共和國與剛果民主共和國,那麼到底哪國要正名?
也有人分不清中華民國(R.O.C)與中華人名共和國(P.R.O.C),又是誰要來正名?
馬祖二字早已是約定俗成的用法,郵寄,自我介紹,除了政府機關公文之外,一般人都是用馬祖來取代連江縣。
許多人不識馬祖而常與馬公混淆,但解決之道絕非透過正名為之,是想,發生混淆的原因是馬祖跟馬公相近,並非連江與馬公類似吧,那麼要正名難道是把馬祖(用語)正名為連江?
再者,大多數的人反而知道馬祖不知道連江,口語亦稱馬祖,但連江縣名由來有其歷史背景,甚至是文化資產(如黃花崗72烈士),貿然割捨可能少了一個觀光賣點,不如將其保留。
既然大家嘴裡念馬祖,心裡也知道馬祖,那又何須正名畫蛇添足呢?提昇馬祖知名度,用知名度來正名,比起單純"改個名字"來得有實益的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