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如何讓馬祖對外交通方便的一個建議 --閱讀人次 : 3976 我是從台灣來這裡工作的人,我也是對這裡的對外交通感到頭痛的一份子,我看過馬祖論壇上許多抱怨,雖然我沒在板上抱怨過,但私下還是會很不爽,尤其在機場等”呆”的時候,像呆子在那邊等的意思,所以我想一個方法請各路英雄好漢再加些建設性的方案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如下:
我提出一個南,北竿在”天候不佳”時,共用一個機場的概念,也就是評估看那一個機場整建機場的經費比較省,又能大大降低飛機升降的標準,就整建那個機場,在天候不佳時就共用那個機場,然後再以人就機的方式出入境,如何以人就機呢?就是在兩個機場中間看是要搭作陸橋還是用海上空中纜車的方式載運旅客及行李,如此南竿的旅客還是在南竿入出境,北竿的亦同在北竿入出境,我是比較建議建海上空中纜車的方式載運旅客及行李,可能經費會比較省,尤其又多了一個觀光景點也不錯,如此一來有許多好處:
解決經費不足的問題,然後即使有經費又無法要用在那個機場整建的窘態.
到北竿的旅客但他是南竿的機票,可以在北竿出境,搭海上空中纜車到南竿機場搭飛機,相反的亦可.
增加一個觀光景點,讓旅客更願意搭飛機來馬祖.
讓馬祖對外交通更便利,吸引更多因以往交通不便而不敢來馬祖觀光的旅客前來觀光,其實馬祖是這好地方,為了交通不便不來馬祖真的很可惜.
觀光客增加飛機搭載率增加,更有機會讓機票降價的空間,這不是增加了全馬祖人的福祉.





南北竿跨海纜車構想,除了馬祖冬季的強風以外,須要克服以下幾個問題:
1.南北竿距離約三千公尺,中間的海溝深達約30~40米,設置塔柱工程浩大,所需經費十分龐大。
2.海面鹽份高,未來的纜車和塔柱的養護問題待克服。
3.纜車塔柱和纜車線剛好位於北竿機場的航道上,是否影響航安?
4.南北竿人口、觀光客加上搭機乘客人數,是否足夠支付營運成本,存疑。




以台北貓空纜車為例,全長4030公尺,在山坡地建了47根塔柱,經費十多億.
南北竿距離雖只三千公尺,但塔柱需建在海床上,經費恐怕不是十多億?
加上氣候,維修,經濟效益...等,本人對南北竿建纜車的可能性是持否定的.
假如真有幾十億經費,不如增購設備更好的新台馬輪來舒解交通較實際.




敝人認為不管是空纜還是海隧.跨海大橋
都是不值得考慮的選項
最簡單的考量就是"不符成本效益"
也就是說不但不值得興建
連考慮都不用考慮了
基本上馬祖無效飛航率最高的季節集中在1-4月
在這一段時間裡
南.北竿機場同時關場的機率很高
換句話說.就算你花了幾十億
蓋了空纜.還是海隧.還是跨海大橋
還是一樣無法搭飛機返台
了不起多飛個幾班次
這樣的話蓋這些建設不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更何況還要保養維修等
要死了...縣政府是有錢沒地方花嗎?
如果有幾十億可花
還不如拿台馬輪當島際交通船(還可以駛上駛下咧)
另購一台舒服點的船跑台灣
(能坐海峽協和號也不錯.只是沒主導權.開不開船縣府無法作主)
這樣了不起十來億
剩下的十來億做基金維持兩條交通船運作
絕對比花大錢搞一些無聊的建設好多了
台灣高鐵的下場大家都看到了
搞死了航空業自己也快掛了
不要空纜.海隧等的建設沒增加幾班次
還拖垮了縣府的財政
到時拆又不能拆.營運又無法營運
會死人的喔....

外人皆稱予好辯,何也?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邪說謬論者,聖人之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