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曹娥與絕妙好辭】 --閱讀人次 : 372 撰者/陳友民
孝女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親是巫師,能弦歌,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在江裡溯涛迎神時,不慎溺死了,但找不到不尸體。那時,曹娥年紀十四歲,乃缘江哭泣,晝夜不绝,七日投江而死,三日後与父尸一起浮出水面。到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把他們改葬,曹娥葬於江南道傍,並立了墓碑。陈留蔡邕(字伯喈),避難過吴,讀曹娥碑有所感,於是就在刻石旁作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帝曹操见而不能明白,就问同僚部屬,也沒有能解說。只有禰衡(字正平)用离合义解之。禰衡解說是這樣的:“黄绢”是色絲,于字為“絕”;“幼妇”是少女,于字為“妙”;“外孙”生自女子,于字為“好”;“齑臼”是受辛,于字為“辤”(辭)。四字合起來,乃是“絕妙好辭”。(根據南朝宋‧劉敬叔撰《異苑‧卷十》「孝女曹娥」條)
113.12.06(F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