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觀測所】藝術島觀光效益不彰,應思亡羊補牢 --閱讀人次 : 507 歷經前兩屆的重大教訓,今年馬祖國際藝術島的行銷依舊延宕,觀光效益不彰,已是有目共睹。然而,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若能把握機會,將部分藝術作品保存至明年觀光旺季重新展出,仍可挽回部分損失,讓更多遊客看見這場藝術盛事。
縣府日前主管週報引述文化處統計指出,截至9月29日下午止,藝術島共吸引16,373人次參觀,其中單日最高為29日的1,320人次。但數據一出,隨即引發質疑。網紅周小馬直言:「支持藝術島成為馬祖品牌,但第三屆啦,6年啦,本次藝術季到現在快一個月1萬多人潮落在觀看藝術島,問問志工就知道目前為止有1萬人嗎(笑)」他的懷疑,其實正是許多旅遊業者的共同心聲。
馬祖不是要降低燈光展現低光源島嶼,暗空星空與藍眼淚嗎?
由馬祖有個周小馬 追淚人發佈於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藝術品就由行銷曝光成為指標,投燈24小時在藝術品上的意義就可以成為指標?
不如把藝術品畫上星巴克帆布包,很快就大家都知道了,還被搶購來的實際。
問了很多遊客,你們是為了國際藝術島...
不可否認,多數民眾對藝術島的肯定是真誠的:作品水準高,展演精彩,主辦單位也用心。但對於旅遊業者而言,衡量標準卻很直白:「不要唱高調,Show Me The Money!」如果不能帶來經濟效益,今年的活動只是一場華麗的失敗。
藝術島是全國性大型活動,正常行銷應該在半年之前展開,最遲也不能少於3個月。原因很簡單:旅行團的行程通常都在3個月前都已排定,導遊與遊覽車照表操課,臨時塞入藝術島行程,幾乎不可能。也因此,雖然天天都有旅行團進出,但多數與藝術島擦肩而過,徒然浪費了寶貴的觀光人潮。
可惜了,這麼多優秀的藝術作品,在政府斥資數千萬元後,竟未能有效吸引現有遊客,為地區帶來經濟效益。難道,就此束手無策嗎?
馬祖觀光旺季是4至6月,藍眼淚的高峰時節。若主辦單位能在本屆展期結束後,妥善保存部分藝術作品,並於明年觀光旺季再度展出,為期3個月,必能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參觀,創造更大的效益。若經費不足,縣府也應主動追加預算,相信議會必定支持。
未來還有兩屆藝術島,如果仍無法在半年之前展開行銷,就必須考慮延伸展期至次年觀光旺季,讓藝術與觀光在藍眼淚季節完美相遇。活動下個月即將閉幕,是否需要亡羊補牢,該是主辦單位做出重要決定的時候了。

【觀測所】是本站社論名稱,由站長和數位特約撰稿者輪流不具名撰寫,每週一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