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觀測所】華信擺爛混日子,馬祖人生氣了! --閱讀人次 : 3662 睽違20年,馬高航線即將於6月6日復航。這雖是喜訊,卻實在難以令人歡慶。自2023年3月26日華信松山-南竿航線首航,兩年多以來,我們只得到一個「半殘」的「兩家進駐」,如今馬高航線每週僅1班,更是為德不卒,令人氣憤。
首先,華信於2017年11月引進短程航線經濟性較佳的ATR 72-600,用於載客數較少但需高密度班次的國內線。截至2024年底,華信的ATR 72-600已增至12架,與立榮的14架相差無幾,機隊規模已不相上下。因此,華信已無法再以「運能不足」為藉口,推託不願增加松山-南竿航班。
數字會說話、最能反映事實。目前松山機場華信每天飛往澎湖15班、金門9班,就連載客率偏低的台東每天也有2班,為何一票難求,旺季連江縣政府還需提供「鄉親保留機位」的南竿航線,每天只有1班?請問華信,這樣的配置,合理嗎?
高雄機場的情況亦不遑多讓。華信每天飛澎湖10班、金門4班,就連載客率更低的花蓮都有每日1班,但南竿竟然每週僅有1班!此舉不僅令馬祖人不滿,就連臺灣時報「高雄論壇」都有人投書《高雄人值得更好的對待》,表示「每週應至少有兩個航班,才合情合理,如此也才能真正嘉惠馬祖居民洽公及就醫,提高服役官兵返鄉的便利性,更能確實提升遊客前往馬祖旅遊的意願。」
馬祖爭取「兩家進駐」與「馬高航線復航」,從來不是乞求施捨,而是基於實力與需求。拜藍眼淚之賜,每年4至6月,馬祖機位一票難求,很多遊客不得已搭乘新臺馬輪,也要前往追淚。况且,台馬航線近年平均載客率高達8成以上,旺季時立榮頻頻加班,反觀華信從不主動增班。而每逢因天候關場轉開場時,立榮馬上恢復航班,華信卻依然按兵不動。這種「能不飛就不飛」就是華信打混摸魚的一貫態度,至於加班疏運滯留旅客,更是免談。
華信是華航的子公司,而華航則是政府持股、實質控制的民營公司,其董事長與總經理皆由交通部長一句話定奪。如今,華信還在馬祖擺爛混日子,坐擁航權卻不積極作為,這不僅浪費國家資源,也辜負了眾多華航的股民。請問交通部長、陳立委與民航局長,這種「半殘」的兩家進駐與幾近「全殘」的馬高航線,你們能接受嗎?是可忍,孰不可忍,馬祖生氣了,該管一管了吧!

【觀測所】是本站社論名稱,由站長和數位特約撰稿者輪流不具名撰寫,每週一發表。





華信南竿機場航班不但少,而且機票價格還比較貴,這種現象合理嗎?
全票:立榮2102元、華信2149元
居民票:立榮1373元、華信1504元
敬老、愛心票:立榮1051元、華信1075元
居民敬老、愛心票:立榮981元、華信1075元
當初爭取兩家進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競爭,有競爭有進步。結果華信不來這套,我的票價就是比立榮貴,班次還少,你們愛搭不搭,隨便!






硬要華信增班, 沒人坐的航線和航班造成的虧損, 有沒有誰要掏錢出來補貼啊!
支持華信增班的人可以自己出來選民意代表, 或者想辦法進入交通部上班。否則每次在網路上吵半天浪費時間也不可能會實現。
說真的啦,如果你這麼不爽華信,那我建議你搬去國外住,像是日本、韓國、或是中國大陸。或者看哪邊比較合你口味,別再委屈自己住在這邊,我看了都替你難過。把發文集氣的氣魄,拿去華航集團總公司門口舉個牌子,比較實在一點。






與其怪罪華信,不如先檢討偶而回鄉的山大王、坐鎮在地的做秀王。
尤其做秀王除了不斷燒錢空耗,不斷曝光比讚,忙著大內宣,三不五時想把官癮做爽做滿,空洞至極,這2年半具體幹了什麼?能使沒來過的北部、南部民眾對馬祖有感嗎?在他們2人掌控下,馬祖機場的長程加油設施進度又去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