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籲請陳立委為馬祖大橋顯身手 --閱讀人次 : 1984 眾所皆知,馬祖列島各為小島,即便是南竿與北竿島,海岸間隔僅有三公里,卻造成了兩島諸多發展瓶頸。
馬祖鄉親們:馬祖南北竿大橋,事關後代子孫興衰之所在,因此要有愚公移山之志願,以及滴水可穿石之信心,共同抱著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之心懷,同心協力來籌建這座橋。
交通部公路總局依據行政院105年12月7日函示覆云:「南北竿跨海大橋之興建,本局104年已補助連江縣政府先期作業經費配合辦理;而後續工程俟可行性評估作業完成後,由縣府再依程序推動辦理」。
連江縣政府依據總統府105年12月13日函示覆云:「馬祖南北竿跨海大橋可行性評估案,於105年8月完成;該橋總長3130公尺,概估建造成本約79.8億元,工期含規劃設計約9年;為積極達成馬祖交通便捷性,整合島際資源與經濟效益,後續將可行性評估報告書函送交通部爭取橋梁規劃設計經費,逐步爭取中央預算辦理興建南北竿跨海大橋計畫」。
據報導,中央政府為拚經濟、擴內需,因而政院規劃重大交通建設等經費數千億元,準此,交通部日前已同意桃園市政府提出的鐵路地下化可行性報告,總經費約964億元,一公里造價逾50億元。
馬祖大橋長3公里的造價僅為桃園地鐵的尾數,並分九年編列預算,每年僅需9億元,且適逢政府推動重大建設之際,如此亦可共襄盛舉;何況,陳雪生立委榮任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召集人;因此,天時、地利與人和三者齊聚,最後,端視陳立委是否願意為馬祖大橋顯身手了。
話說今年「八仙」駕臨馬港,參加媽祖娘娘昇天慶祝會後,久聞北竿島是一處人間仙境,欲乘此因緣,一同前往一遊,並商議每人拿一物放在海面上走過去。
李鐵拐把葫蘆拋入海上、鍾離權把芭蕉扇擺在海上、張果老把魚鼓放在海上、呂洞賓把劍扔進海裡、韓湘子把笛子放在海裡、何仙姑把荷花投入海裡、藍釆和以花籃投入海面、曹國舅以玉版投入海面,擬以或站、坐、臥、踏、踩、騎等妙姿,各顯神通過海。
突然剎那間,海面潮頭洶湧,白浪滔天,海風捲起巨浪把八仙之物弄得翻來覆去;八仙想起當年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後,各顯神通過東海時,未曾突發此現象。
八仙正在躊躇,千里眼與順風耳見聞到了,立即稟報媽祖,娘娘告知八仙:若能先行拜訪「陳立委」,必定能夠風平浪靜,萬事亨通,並提及陳立委於政見中,已承諾推動跨海大橋,因此,諸位十年後,再一次欲往返南北竿,就不必大費周章了。
紀布德(林金官) 105 12 27






記得20多年前在曹常順縣長時代就已經發包"南北竿大橋評估報告",花了500萬元,束之高閣,接案子的公司太好賺了!!
20多年後,又再發包相同的評估報告,有道理嗎?錢太多嗎?
20多年前台灣的整體經濟狀況比現在要好,如果那時政府拿不出這筆錢,現在有機會嗎?是不是20年後再發包一次"南北竿大橋評估報告"?






立委 縣長爭取這麼多年 ,馬祖機場何時升4C 跟南北大橋算是同輩從以前講到現在是民意關心議題之一 ,關鍵點是投資報酬率與經濟效益不足, 講明台北市以外都要講經濟效益 。
10億不蓋了 ,非的要80億才蓋有這種道理阿,聽聽就好了不要那麼激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