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輪椅上的挑戰 (九~八) 林維倫 --閱讀人次 : 738 輪椅上的挑戰(九~八) 林維倫
本文原載於民國六十三年九月十六、七、八日中央日報副刊,曾引起熱烈迴響,那是我唸臺灣師大國文系二年級時發表的,
當時用的是筆名:東方雲
當然,我更沒有忘記利用時間,充實自己。以前在學校裡,有人督導我、訓練我;而今踏出校門了,我必須自我訓練,自我督促。多年以來 ,我一直有一個心願:要學會用我的筆,寫出人間的悲歡離合,也寫出我的希望和夢想;更要鼓舞世上那些不幸的人,爲他們描繪出燦爛美好的遠景,讓他們看清楚:
陽光照大地,
溫暖滿人間!
上個月,母校的方老師來看我。爲了追蹤輔導,每年暑假,母校的老師都會到各地去看看校友的生活情形。在社會上浮沉了一年了後,能再看到母校的師長,就好像流浪他鄉的遊子突然見到親人一樣,心頭感到無比的親切與溫暖。由老師的談話中,我曉得當年我們盼望已久的工廠已經落成了。而且,校長還草擬了一個長期發展計劃,只等核准之後,就可以照案實施。
按照這個計劃,母校分三個階段逐步擴展:
第一階段:成立高職部,開辦實用的職業類科。並且洽請公民營企業機構給予支援,積極進行建教合作。
第二階段:建立產銷聯鎖組織,擴建工廠,並在各大都市設立門市部。仿照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的作法,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免得像現在這樣,爲了輔導就業,到處拜托,費盡了唇舌,有時候還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階段:開闢財源,爭取協助,在學校旁邊開闢一個社區,專門收容就業情況不理想或生活有困難的傷殘者,使他們可以在保持自尊的情況下生活。社區內各種設施的設計,將以荷蘭克拉維醫生在萊茵河畔設立的新生村爲藍本;要讓這些傷殘者能過正常的生活,能有家、有工作甚至於結婚。
老師們爲這個計劃討論細節問題的時候,竟然創造了代號,分別把這三個階段戲稱爲「求學階段」、「就業階段」以及「成家階段」,仔細想想,也眞有道理。一個學校的發展情形,不就像人的生長過程一樣嗎?由母親的陣痛、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到學習、體驗、長大成人,以至於創立事業、成立家庭,這漫長的成長過程,豈是輕易就能跨過的?
誠然,這個計劃規模很龐大,不但需要一大筆經費,而且更需要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但是,以校長辦學多年的經驗,配合上他的決心與人緣,再加上校友與廣大社會的支持,我們都深信不會失望的。
方老師還說,母校保健處正在洽請有關單位的協助,要攝製一套影片,讓大家明瞭小兒痲痺症的起因、預防與療護,並且提醒注意,避免交通、工業………等方面的意外事故,盡可能消滅造成殘障的原因,使社會上的不幸者減少到最低限度。
這些消息,多麼使人振奮!送走了方老師,我思潮起伏,情緒激動,好久好久,心情才平靜下來。而就在這時,報上又出現了一則好消息,行政院蔣院長指示省府,要在本省中部地區選擇適當地點,興建一所「廣慈園」,專門供給聾啞、盲、痴、畸形及肢殘者安居遊憩。
看着面前的打字機,撫摸著自己的輪椅,我一直在咀嚼著一句話:「幸福,是需要比較的!」不是嗎?我雖然不幸成爲殘疾,可是,又何幸而能生長在這塊光明的土地上,能够受到那麼多人殷切的關懷與鼓勵!就在此刻,在我看不到的遠方,還有人在不辭辛勞的策劃著,他們絞盡腦汁,費盡心思,爲我們設想得那麼週到!這一份關懷,怎可不懂得珍惜?
回首往事,畢竟,我已跋涉過那麼一大段崎嶇難行的路程,儘管很累,却掩不住心頭的快慰!然而我曉得:心願未了,責任未了,在未來的歲月裡,我仍得不屈不撓,不停地奮鬥!而今而後,只要我還爬得起來;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我都要拚力而爲,向殘疾挑戰!向不幸挑戰!向命運挑戰!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