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靄  溫度:19℃ AQI:103  風向:北 風力:1級 南竿雲高:500呎 能見度:2400公尺 北竿雲高:700呎 能見度:23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林維倫(金伙)

林維倫(金伙)友善列印



張貼者
金伙 
高階會員 


來自 : 馬祖南竿
註冊 : 2020-03-29
發表文章 : 167
掌聲鼓勵 : 275

發表時間 : 2022-03-10 09:49:14
FORM: Logged


金伙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金伙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花發狀元紅慢——恭頌臺灣師大國文系太老師魯實先教授 林維倫 --閱讀人次 : 793

花發狀元紅慢
——恭頌臺灣師大國文系太老師魯實先教授 林維倫


黌宮博士,大學恩師,課中輒稱美:
超常傲視,貫今古,共譽奇人才子!
缺證無執憑,名校禮殊羅清綺,
眾生徒,遠道舟車苦,上課驚喜!

四庫全書披覽,七海留蹤,透參章理;
苦讀功深,探細旨,
駁倭著,據實明指;
稿成群震服,傳誦士林紅成紫,
越前儒,實獨步古今,庠上持璽!


我在師大念書時,多位恩師都在課堂上提到業師魯實先教授,推崇備至,因而慕名旁聽,果然令人傾倒!


太老師15歲時,在學校兩天就把發下來的教科書看通,學校告以這學期只教這些,其他沒了,又加上回答不了問題,就以「桀驁不馴」的罪名開除;太老師從此在家自修,讀完二十四史,到杭州披覽文瀾閣《四庫全書》,對當時日本文學博士的名著舉證批駁,寫出《史記會注考證駁議》,大學者楊樹達見此曠世大作,推薦給復旦大學當教授,當時才29歲,被暱稱「娃娃教授」!


以下圖文,取自網路:


魯實先:從寧鄉走出來的國學大師

桀驁不馴的天才少年

魯實先1913年出生,譜名佑昌,字實先,晚號靜農。他父親魯渭平早年參加武昌起義,後升任少將旅長,率部參加淞滬抗戰。母親周氏愛讀書習字,聰慧賢能。魯實先自幼天資聰穎,博聞強記,為宿儒讚嘆。

春節,魯實先到花明樓黃家灣舅舅家,只有兩件事:一是拜年,二是看書。他一晝夜就把舅舅家一柜子書看完了,倒笑舅舅的藏書不深奧。舅舅令其講講書中內容,魯實先對答如流,令舅舅刮目相看。

魯實先年少時曾先後入寧鄉靳江中學、長沙明德中學、大麓中學就讀。他聰明絕頂,恃才傲物。讀高中時,書發下來後,他僅花兩天時間就把書中內容讀完。然後問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再發書?」老師說:「書不是發給你們了嗎」魯實先答道:「我看完了,什麼時候再發呢?」老師說:「沒有了,這個學期不發了。」魯實先問道:「那我們看什麼?」老師答道:「這個學期,我們就是上這些課。」魯實先說:「噢,這幾本書要上一個學期呀!那我不上了。」魯實先不喜愛淺雜繁瑣的課程,質疑問難又不能解惑,常與老師頂撞。不久,校方以其「桀驁不馴」勒令15歲的魯實先退學。


魯渭平十分生氣,責成其在傅家灣看牛。魯實先遂發憤自學,寫信要其父買書回來。其母周氏變賣首飾,購齊《二十四史》,供他自學。魯實先在書房貼字:恕不會客。他閉門讀書,手不釋卷,用20個月讀完《二十四史》。

桀驁不馴的魯實先十分孝敬母親,母子情深。他出生時無啼聲,過了好久才微微發音,幼時體弱多病。其母周氏總是細心照顧,冬天,將烘爐子鏟上火,送到書房。魯實先常常自己先將被子睡熱,再讓母親睡。每天早晚定省是常課,每次都是從周氏房裡倒退出來。他由衷地說:「世界上最偉大的是母親。」長大後在外地任教,無論怎樣忙於教學和讀書寫作,他從不忘記定時給其母寫信叩問起居,經常寄奉母親所愛的食物和滋補品。

天賦、母愛、勤奮共同培育了天才少年魯實先。鄉間書籍匱乏,無法滿足他的求知慾。曾任湖南、江西省政府主席的堂伯父魯滌平調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第二年,新婚不久的19歲魯實先便在母親周氏的資助讚許和夫人陶先瑜的鼓勵下,去杭州求學。三年時間他無暇觀西湖美景,倒是將文瀾閣舊藏《四庫全書》重要部分讀完。後來去北平圖書館攻讀四年,只看過京戲兩次。之後去開封、洛陽等地博覽群書,學識日益淵博。

譽滿天下的「娃娃教授」

魯實先先生年少成名天下知,實因一本書、一個暱稱和一段佳話。

1934年,日本漢學家瀧川龜太郎(字資言,號君山)費時20年、廣羅古籍資料撰成的《史記會注考證》問世,以資料齊備廣受好評。國學大師錢穆認為:「瀧川氏書非無可取。即其用力之勤已足使吾人慚汗……其書頗注意古今地望。每一地名,必注其今稱,絕無一漏……異國人治吾古籍,用心及此,亦足使吾人深長思也。」

時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的楊樹達(字遇夫)先生組織中文系學生,準備撰寫一部《史記集注》,以取代在他看來「紕漏簡陋,不足一觀」的瀧川書。此時,魯實先閱瀧川書後,引證1600多種有關《史記》書刊,寫成《史記會注考證駁議》,批駁書中疑義、不當之處。1937年5月,楊樹達先生收到湖南寧鄉24歲青年魯實先所寄之書,「謂整理史公書者今有其人,余長編雖不就,可以無憾矣。」

1940年,在楊樹達等社會名流的支持下,魯實先所著的《史記會注考證駁議》正式出版。郭沫若欣然為之作序:「國族將興,有多少奇才異質。縱風雨飄搖不定,文華怒茁……」楊樹達認為魯實先「超越前儒,古今獨步」,熱情為該書作序:「君之立說,乍視若至可驚,有如雲中天馬,破空而來。及其廣徵博引,枝葉扶疏,又如錢塘江潮,萬頭俱至……嗚呼!何其偉也!」

正當魯實先因無文憑,待在寧鄉老家從事著述時,1942年7月,楊樹達向復旦大學極力推薦魯實先。當時,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子展是有識力的伯樂,認為魯實先儘管初中沒畢業,卻有文學、考古學的特殊造詣。當時,魯實先對董作賓先生所著《殷歷譜》的研究,令人極其嘆服。後來,陳子展為魯實先《殷歷譜糾譎》親撰長達一千多字的七言古詩《龜歷歌》。郭沫若看到後,高度評價魯實先在歷術方面的貢獻是「國脈賴之得永延,文化長城萬里堅」,深情地讚許魯實先為「當今國內罕有天才」。

陳子展深感人才難得,於是力排眾議,引薦了魯實先任教授。有些老教授仍不服氣,暗中去聽魯實先講課,反而被他的學問所傾倒。魯實先被聘到復旦大學任教授,年僅29歲。當時,校址在重慶北碚,師生都暱稱他為「娃娃教授」。

學富五車的國學大師

魯實先先生早歲立志,苦學成名,精通文字學、上古曆法、《史記》等學術,久為士林所宗仰。衡山名儒張智感嘆「蓋自古學無師承,能自樹立,年少而有大成者,未有如君者也」。屈萬里先生謂之「學富五車,目空一世」。徐復觀先生以「《史記》、文字學、歷算學」,讚譽為魯實先所擅長之「三絕」,稱其「文章的典雅,到現在為止,可推為現代中國第一人而無愧」。

魯實先先生深研中國文字,撰著《說文正補》、《轉注釋義》、《假借溯源》、《周金疏證》、《殷契新詮》等,自成一家之言。他一一舉證文字大師段玉裁所註疏的《說文解字》中的謬誤,更一頭鑽進甲骨文的領域,成為權威中的權威。文字學是最枯燥乏味的科目。魯實先先生講起來卻如九天散彩,令四座風生。不僅許多教授、學生前來聽課,社會各界人士也慕名而來,甚至有遠在百里之外趕來的。

魯實先先生對被視為絕學的古天文歷數尤有精深人之所未發,卓然自成一家,在那個年代一時天下無雙。他有關歷數論著發軔於《史記會注考證駁議》。他歷盡艱辛推算,指出所謂「庚辰元歷」,就是春秋魯歷,破解了賈誼《服鳥賦》中一個兩千年懸疑未決的難題。他還撰有《殷歷譜糾譎》、《歷術卮言甲集》和《劉歆三統曆譜證舛》等專著。魯實先先生弟子、台灣師大陳廖安教授概述先生歷學成就,一是獨學自成,二是推步勤苦,三是歷術旨要,四是推補積年,五是考訂法數,六是歷譜圖表,七是遍核諸歷,八是據歷辨偽,九是訁是 正載籍,十是駁難時賢。陳子展先生曾作詩評論:「商高以降三百家,拜此殿軍為大將。」

魯實先先生以研究《史記》成名,一輩子與之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平生研究最深入的書,除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外,就是《史記》,著有《史記會注考證駁議》、《史記廣注》百三十卷、《史記札記》四卷和手批《史記·項羽本紀》諸作。他兩三天就可以把《史記》看一遍,每年最少要把《史記》看二十遍。在他看來,唯有如此,方成教授。魯實先先生的教學就像太史公的文章一樣,奇正相生,無法可循,又如先生所說的「無法中有大法存焉」。他的要訣是「方法自學問中來,有了學問自然有了方法。」據其弟子、台中師範學院王財貴教授追憶,先生上《史記》課,從帝王將相演到販夫走卒,從深思定策演到躍馬鏖兵,無一不惟妙惟肖,風神畢現。講到留侯,儼然一個智者的化身在桌前審勢籌劃。講到李將軍,就有一個彎弓射虎的英雄如立目前。裝著灌夫酒後罵座,那酣態,那盛怒,令人啼笑皆非。表演藺相如持璧倚柱,怒髮上沖冠的慷慨,令滿座學生如坐章台之上,隨風披靡,不敢仰視。

魯實先先生先後執教於國立復旦大學、國立蘭州大學、江西國立中正大學、台灣省立農學院、私立東海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專治曆法、金文、甲骨文字、尚書、史記等學,著作等身。難能可貴的是,魯實先先生八次辭謝中正大學的聘約,毅然接任寧鄉縣靳江中學校長、允山女職校長等職。他從提高教學質量、改善生活環境、整頓學校風紀等方面大刀闊斧地開展工作,大振家鄉教育,培養了李澤厚、龔育之等人才。從年少專攻經史之學,一書成名天下知,到著書立說,執教多所大學傳道授業,魯實先先生是學富五車、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

壯心不已的一代學人

魯實先先生參考梁啓超《國學入門書目》等所列書籍,搜購併自修,後來四處遊學,博覽群書,終成一代國學宗師。究其原因,一是超常用功,二是壯心不已。

魯實先先生常強調治學要用功。他自己每夜看書要到兩點才睡,一年365天,讀書的時間有364天半,只有春節那天下午必須停下來拜訪親友。他走路時思考書中內容,有時手舞足蹈,有時笑哈哈。鄉親笑稱他為「魯十癲子」。在魯實先先生看來,「讀書是增進智慧見識最簡捷的方法,讀了書才知道自己人格多麼渺小,知識多麼短淺,度量多麼卑狹,見解多麼浮薄。讀書會令你慚愧,令你謙卑,令你長進,令你超群。用幾年功夫,而得到幾千年的智慧,何樂而不為?」

魯實先先生期盼莘莘學子中有人能挺身而出,像他一樣立志讀書,擔負文化傳承的重任。他豪氣干雲地教誨學生:「立志要往高處立,要有作之君、作之師的抱負。」「凡事都須要有熱烈的感情為動力,才有是非愛憎,才有恆心毅力。不管要作聖賢英雄,還是藝術家、文學家,都必須熱情洋溢,活力充沛!」他講得激動時,就揮著手,拍著大腿,講一句打一下,那「啪!啪!」的節奏,好像恨不得把每個字打入學生的心坎里。

魯實先先生胸懷「教學良心」、孝心和感恩之心。後來,魯實先與父親魯渭平到了台灣。台灣經濟起飛時期,教師課業負擔極重。魯實先先生白天給本科生及碩士生、博士生上課,晚上還要到夜校上課。夜晚魯渭平身體不好,魯實先先生還須親自服侍湯藥。據其弟子王財貴教授回憶,有一次上課,平日自律很嚴的魯實先先生揉揉眼說:「我疲倦得很。我父親快九十歲了,臥病在床,我一人侍奉湯藥。昨晚,他病情變化,我又有一個問題需要研究,一直到四點鐘才睡,六點就起床了。」可是,緊接著,先生依舊精神煥發地講課。

1971年5月,魯實先先生在香港等地長期收集、含楊樹達先生八部著作共五巨冊的《積微居叢書》由台灣大通書局出版。魯實先先生親撰《引言》曰:「長沙楊遇夫先生舉國並崇為小學名家,民國三十年當選為部聘教授。……其為部聘者,僅二十八人,率為一時俊彥,而以先生為首選。斯可明先生之學,久為士林景望,固無俟贅言矣……實先過承獎掖,因得備位上庠……歲次丙申,聞先生已歸道山,不勝遙寄寢門之慟。恆思整比遺書,以報知遇,以啟後生,搜訪有年,至今始償夙願。」

愈到晚年,魯實先先生如老驥伏櫪,愈加勤奮,成果愈豐碩。然而天不假年,常年累月課務家務繁忙,加上年事已高,1977年12月17日夜,魯實先先生正撰寫集大成之作《文字析義》一書,尚未完稿,突發腦溢血,19日逝世於台大醫學院,享年65歲。

2013年是魯實先先生誕辰100周年,逝世36周年。聽聞著名愛國詩人田翠竹先生曾撰詩懷念魯實先先生,我多方查尋《翠竹詩稿》,終於找到。現借其詩「屈賈文章地下靈,至今蘭芷尚芳馨。香江舊夢無由續,鄰笛山陽不忍聽」,以表達小小鄉友對一代宗師的景仰和緬懷之情。


https://read01.com/zh-tw/2d4P8z.html#.YilTIHpBw2x


「師大.大師」
魯實先先生的學術貢獻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78Dui9FN9bFMHJDMDY5bE5wUkU/view?resourcekey=0-9Iyow5qgWaFU1Jq7jw7TJA




在研究所講課



魯實先在台灣中央圖書館前留影







魯實先故鄉傅家灣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