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環保局於102.12.20舉辦水污染防治宣導會 --閱讀人次 : 864 水足跡(Water Footprint, WFP)為繼碳足跡議題(Carbon Footprint, CFP)後,另一項氣候變遷風險管理指標。而根據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調查報告顯示水足跡認知度低於碳足跡,近7成民眾尚未聽過水足跡。
水足跡,代表某一個特定商品在製造過程中消耗地球水資源的程度,水足跡越小代表此產品對水資源的消耗越低。水足跡的計算,由3個部份組成,分別是綠色水足跡(Green water footprint)、藍色水足跡(Blue water footprint)、及灰色水足跡(Gray water footprint)。其中,綠色水足跡代表商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蒸散量,藍色水足跡則代表消耗的地表水或地下淡水量,灰色水足跡則指稀釋生產中製造污染至標準水質所需要的用水量。三者加總即為水足跡。舉例而言,每喝下一杯咖啡,從種植、採收、加工、包裝和運輸等步驟就消耗了140公升的水資源。這是令人難以想像的,簡單的動作,背後卻消耗如此大量的水資源。
水足跡的議題相對於碳足跡或是其他環境議題是較少人了解的,因此連江縣環保局將於12月20日早上10時假連江縣環保局2樓會議室針對水足跡以及氣候變遷現況作探討,歡迎縣內民眾踴躍報名參加,另外公部門人員參與者,結束後將核給公務人員環境教育時數2小時,(報名專線:0836-26517~20分機271吳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