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雨 靄  溫度:18℃ AQI:80  風向:北 風力:17級 南竿雲高:500呎 能見度:3000公尺 北竿雲高:800呎 能見度:4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刪文留置區友善列印



張貼者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6
掌聲鼓勵 : 34093

發表時間 : 2015-07-20 01:52:54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軍旅傳奇 反共救國軍二大三中聯誼會兩度重返東引 --閱讀人次 : 1527

 今年六月七日,一群年過半百的退伍老兵,在西引自強坑道前拉起「二大三中聯誼會懷舊之旅」紅布條拍照留念。他們選在這裡合影,意義非凡,因為這座坑道是37年前東引反共救國軍二大三中負責開鑿,構工期間,曾因爆破後空氣稀薄,十餘位弟兄在坑道中集體暈倒,差點都「因公殉職」。


今年6月,二大三中聯誼會二度重返東引,人數稍減,但仍有30多人參加。


民國100年,二大三中聯誼會40多人首次重返東引,在自強坑道前合影。左一是鍾和興。

 多數阿兵哥退伍後,雖然都很懷念軍中弟兄,但還能保持連絡的並不多。民國67至69年服役於東引二大三中的弟兄,在中隊長張永能領軍下,竟能成功組成「東引反共救國軍二大三中聯誼會」,每年集合、聚會、出遊。甚至民國100年、104年兩度組團重返東引,可以說是一則軍旅傳奇。


今年6月重返東引,一行人也順道赴南竿旅遊。

 當年二大三中的政戰士鍾和興,目前擔任臉書「東、西引老友」的主持人。他表示,聯誼會的創始人是住在板橋的弟兄戴年亨,第一次聚餐是民國76年9月,約有弟兄和家屬30餘人參加,約定半年至一年聚會一次。由於這次聚會主要是住在北部的弟兄,於是中隊長張永能便向大隊長李昌樂報告,希望能組成全省的二大三中聯誼會,當時李昌樂表示置疑,因為他從未見過任何一個金馬退役弟兄組成的聯誼會。


民國100年首度重返東引,大隊長李昌樂(右二)與中隊長張永能(右一)在三三據點留影。

 當年駐防西引島的二大三中,於民國67年6月受命開鑿自強坑道,這座坑道位於西引鱷魚島的頸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坑道開鑿工程歷時1年7個月,在二大三中、二大一中相繼投入全部兵力,夜於繼日的徒手開鑿下,於69年1月完工。大隊長李昌樂與中隊長張永能都因功接受敘獎,各記大功一次。鍾和興說,坑道尚未貫穿時,內部空氣稀薄,弟兄得分批進入構工,以策安全,有一次十餘位弟兄在坑道內集體昏迷,被其他弟兄救出,差點都「因公殉職」,讓他們至今都無法忘懷。

 鍾和興指出,由於外島服役實在太苦,尤其抽到東引反共救國軍,更是精實。在聯誼會組織期間,有少數弟兄無論如何都不願參加聚會,因為他們承受不了軍旅生活的苦難回憶。

 民國100年,包括大隊長李昌樂、中隊長張永能在內的二大三中弟兄與家屬46人組團,首次返回東引。他們回到昔日流血流汗構工的自強坑道,由張永能中隊長擔任解說員,目睹眼前景象,大家都格外激動。那年,「老莫」莫又銘少將擔任東引指揮官,特別召待他們參觀隊史館、東昌閣,活動結束後,還親自贈送一片二大三中聯誼會參訪東引的光碟片。今年,他們又組成30餘人的參訪團,重回東引,看到了傳說中的「藍眼淚」,也聽說莫又銘已高升中將,出任馬防部指揮官,讓他們感到不虛此行,欣慰不已。


今年6月的二度東引之行,幸運地在中柱港看到了傳說中的藍眼淚。


民國100年首度返引,東引指揮官莫又銘(左)致贈禮品,由大隊長李昌樂(右)代表受贈。

 鍾和興表示,聯誼會成立以來,曾經最多席開9桌,約有90位弟兄和家屬參加。今年,二大三中的聯誼日期已訂在10月底,聚會和入住地點是谷關,依據昔日軍旅生活的養成教育,他們每次都會派人前往目的地「打前仗」,確保住宿、餐飲和旅遊的品質。

 如今,聯誼會已成立近30年,雖然「反共救國軍」番號已經裁撤,但「東引反共救國軍二大三中」的傳奇故事,還要繼續寫下去。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
~站長Line ID:0932354724  ~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