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2月20日馬祖地質公園國際旅遊講座 --閱讀人次 : 713 馬祖地質公園國際旅遊講座:島嶼的生態旅遊-以南太平洋為例
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UNWTO宣示2017年為「國際永續觀光發展年」,倡導環境資源、產業發展、文化價值、社福經濟的永續旅遊發展。交通部觀光局「Tourism 2020臺灣永續觀光發展策略」將自2017年起連續4年分別推出螢火蟲生態旅遊年、海灣旅遊年、小鎮漫遊及脊梁山脈生態旅遊年等4種主題性生態旅遊。馬管處近年持續推廣馬祖生態旅遊並朝向國際化發展,陸續邀請國際專家學者蒞馬分享各國在地景保育、永續發展等相關議題,今年的首場國際講座也將於2月20日(星期一)晚間6點30分於南竿遊客中心登場,將由南太平洋大學郭怡伶博士主講「島嶼的生態旅遊-以南太平洋為例」。
郭怡伶博士的研究專長包括國家公園和保護區的旅遊及遊客管理,以及文化遺產和地質公園。郭博士目前正在進行海洋保護區世界遺產地(Levuka,斐濟)的合作研究,進行旅遊發展、可持續生計和傳統做法方面。目前也是IUCN世界保護區委員會(WCPA)旅遊和保護區專家組(TAPAS小組)的成員,她也在南太平洋旅遊組織協助旅遊規劃和管理的培訓工作。
南太平洋位於環太平洋板塊的南部,在板塊邊沿都有很多火山島,主要集中在西南太平洋。這些火山島在數萬年間的人類遷徙過程中,都有人類居住,繁演成為今日在南太平洋地區的「太平洋文化圈」。南太平洋地區除了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兩大國外,還有由一萬多個島嶼組成的27個國家與屬地,如密克羅尼西亞、斐濟、吉里巴斯、諾魯、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馬紹爾群島、薩摩亞群島、所羅門群島、東加、吐瓦魯、薩摩亞群島等國。在這片幅員遼闊的區域,陸地總面積僅5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750多萬人。此外,南太平洋地區擁有豐富的漁業與礦產資源,並位處重要的航道上,近年各國也積極發展觀光,吸引喜愛島嶼旅遊的國際觀光客族群。
馬管處曾於前(2015)年邀請國際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球科學部主任Wolfgang Eder博士分享「地質公園」在全球推動的經驗,也在去年邀請了國際地理學會(IGU)副會長Dieter Soyez,及法國、荷蘭、南非等專家蒞馬專題演講。本次講座將由郭怡伶博士分享南太平洋島嶼的生態旅遊現況。歡迎馬祖各機關部門、地區旅遊從業人員、旅宿業者及在地社區人員共同參與,期待能激發聽者對於馬祖生態旅遊並拓展國際觀光視野,及思考如何持續推動馬祖地質公園之永續發展。本次講座亦歡迎對馬祖未來觀光發展及生態旅遊有興趣之民眾於當日前往現場聆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