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人生箴言集 --閱讀人次 : 574 撰者/陳友民
1
後天教養必須依賴先天基因,先天基因也需後天教養,兩者擕手相互配合,斯能發揮作用。
2
學校教育規劃的目標是自發、互動、共好,進一步還要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願景。
3
「語言」不僅僅是溝通工具,更是拉近人與人距離以及瞭解不同文化的橋樑。人工智慧僅能做到「翻譯」,卻無法做到深層或同情的了解。
4
當你學習到一種語言時,你就好像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讓自己沉浸在不同的「觀看方式」中,發現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新方式,產生不同的視野和不同的思惟。
5
語言多樣性對人類社會至關重要,它維持著人性、文化和技術的豐富性。
6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但我們可以完整的看見孩子。瞭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特質,找出適合的教養方式,這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愛。
7
每個時代都有激勵人心、改變人生和影響時局的重要演說。一場成功的演講,不僅當下獲得掌聲,它還能經由傳播過程傳播出去、傳承下去,甚至其中的箴言金句還會流芳百世,成了源遠流長的傳世瑰寶。
8
你不是軟弱,你只是堅強了太久!
放下壓力──沒有人永遠堅強,也沒有人永遠軟弱。
美好的24小時,從你睜眼那一刻開始。
9
若將世界譬喻成一座大花園,那麼孩子便是一顆顆小種子,等待辛勤如爸爸媽媽這樣的園丁來陪伴、來幫助。
10
由於園丁悉心的照顧和培育,小花小樹就可高枕無憂地生長──在花園裡落地生根、萌芽、成長、茁壯,乃至分枝、散葉、開花、結果。
11
教育孩子之道無它,最主要的是能從理解孩子本性開始,然後順著孩子本性,陪他成長,陪他走下去。
12
我總是堅信透過閱讀,可以讓我們打開另一扇通往新世界之大門。尤其在這個資訊與網路發達的時代,人們還願意走進圖書館,找個安靜地方坐下來,沉浸在浩瀚的文字世界裡,真的很不容易,值得大家稱讚。
13
我體會到原來文字、作者以及讀者三者之間,就是一種創造社會美好及其價值所在的「架橋人」。
14
年輕時嚴對自己,一輩子不會平凡。
15
改變一個想法,改變了一生。
16
女人的偉大,是因為她們知道自己如何創造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
17
我們也應該學習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允許做自己,也接受別人做自己。
18
一切都是互相扶持,才能堅定不移。
19
希望為彼此帶來多些自由的空間,好好活出自己。的確,能活出自己,不只需要別人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也要嚴格檢視自己的行為。
20
不管我們做出如何的選擇,每個人都像是一本書,讀了就會體會到不一樣滋味,嚐試不一樣的生活味道。期盼「閱讀」能為我們帶來快樂,並在書的世界裡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21
有關歷史的「發掘」,通常會重寫歷史上已存在的人、事、物,有時在不抹殺準確性情況下,給社會大眾呈現另一種嶄新視域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