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生活學程名人講座5/10開講 歡迎鄉親踴躍聆聽 --閱讀人次 : 2351

本週六(五月十日)生活學程名人講座開講,畢恆達抵馬主講「教授今晚要告訴你的」及「從空間觀察經驗談起」。(圖:文化局提供)
【本報訊】縣府文化局「九十七年度社區生活學程計畫」本週六(五月十日)晚上六時三十分到九時三十分假文化局一樓演藝廳,辦理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畢恆達講座,主題為「教授今晚要告訴你的」,畢恆達個人生活經驗豐富、國內報章經常可見其文章,幽默風趣的對談及體驗,歡迎鄉親踴躍參加。
文化局為擴展文化視野、深耕地區文化紮根,「九十七年社區生活學程」廣邀台灣藝文、美術、空間、傳播界等各領域專業人士,來到馬祖開講。本週六來到馬祖開講的是台大城鄉所副教授畢恆達,他的名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在國內各大報章雜誌常見到他的作品及發言,個人對於生活中的敏銳體驗,更值得讓人學習。
畢恆達的講座主題將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教授今晚要告訴你的」,分門別類的知識體系,其實就是整個權力世界的縮影。畢恆達老師將分享他的學思經驗,讓我們在知識研究的迷路旅程中,重新思索其背後的真實意義,激盪出自我學習與轉變。
主題二則是「從空間觀察經驗談起」,我們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裡長大,對於許多日常的生活環境都習以為常,視為理所當然,像是習慣於客廳的洋酒櫃、陽台的鐵窗、騎樓裡的攤販、排排坐的教室、都市裡的天橋與地下道。但是我們的生活空間,「本來」就該像這樣嗎?歡迎您本週六(五月十日)晚上六時三十分,準時參與,讓週末收穫滿滿。







小畢老師說:
研究不只是對於外在現象的觀察
而是反映了我們的先前理解
研究並不是在白紙上加了一些圖案與文字而已
而是讓我們反省自己原來是這樣看世界的
分門別類的知識體系,其實就是整個權力世界的縮影。畢恆達老師將分享他的學思經驗,讓我們在知識研究的迷路旅程中,重新思索其背後的真實意義,激盪出自我學習與轉變。
我們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裡長大,對於許多日常的生活環境都習以為常,視為理所當然。我們習慣於客廳的洋酒櫃、陽台的鐵窗、騎樓裡的攤販、排排坐的教室、都市裡的天橋與地下道。但是我們的生活空間,「本來」就該像這樣嗎?
小畢的故事(畢恆達老師簡介)
小時候是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學生,只知道讀書
雖然就住在宜蘭的海邊,卻不會游泳
身邊就是遼闊的大地,卻要到大學二年級才學會騎腳踏車
太相信教科書與媒體,等到出國留學,才發現過去為太多的謊言所欺騙
不知道一群男生在一起都玩些甚麼,長大了成為性別研究者
從小個矮體弱,到了 大四才發現運動的潛力
喜歡打羽毛球,但是握拍方式錯誤
平常不跑步,卻參加每年一度的校園馬拉松還常得名
太完美的星座,給自己和學生很大的壓力
too many books too little time
太多的經驗等著去嚐、太多以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觀有待質疑
Run,Run,Run,Keep Running……
[現職]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經歷]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助教 (73.8-75.7)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所長 (82.8-88.7)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兼任副教授 (87.9-88.2)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訪問學者(90.8-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