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朗 溫度:21℃ AQI:101  風向:北 風力:8級 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刪文留置區友善列印



張貼者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5
掌聲鼓勵 : 34098

發表時間 : 2010-03-18 00:33:45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楊縣長,請重回執政的本壘位置 --閱讀人次 : 1420

 《孟子•離婁上》:「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鸇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以上「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是大家熟知的一段商朝亡國史。前天(16日)名作家張大春在蘋果日報撰寫了一篇文章,批評行政院長吳敦義,標題是「看誰在驅民」,茲引用部分文章內容如下:

 三國時代的魯肅和諸葛亮一樣,是一位眼光遠大的政治家。‥‥‥有一次,當孫權打定主意、不惜破壞結盟,直將武力進取荊州之際,魯肅說一段雖簡單而極有智慧的話,立即阻止一觸即發的戰爭。他說:「有天下者,必有所驅,關羽不足懼也。」

 用今天的大白話來解釋,魯肅的意思是:「人一旦掌握了極大的權力,總會驅趕他的人民。」‥‥‥魯肅要說服孫權不戰而勝,於是借用、引申孟子的論述,可能陳義過高,但「有天下者,必有所驅」,似乎拈出掌權者不得不慎的本質:畢竟人民是會用腳投票的。‥‥‥


 我們借用孟子的話來改寫:「為交通部驅民者,楊綏生也」。也就是說,將東引民眾驅趕到台灣抗議,正中交通部下懷,是楊綏生所造成的。楊縣長一上任就急於爭取採購三體快輪,建構「兩岸三地一日生活圈」願景,他忘記了傾聽民眾的意見,尤其是東引民眾的看法。到了東引民眾發出抗議聲浪時,他仍然不願傾聽,一意孤行,導致東引民眾必須前往台灣,向交通部陳情,形成鄉民與縣長的「境外對決」。

 的確,「人一旦掌握了極大的權力,總會驅趕他的人民。」如果這時候還在選舉,勝負未定,楊綏生會貿然提出「新台馬輪不彎靠東引」的政見嗎?

 經過一番挫折,或許楊縣長的心裡還是認為東引民眾不識大體,故意跟他做對,千錯萬錯都是東引民眾的錯。如果真是如此,未來還有四年多的任期,楊縣長還會做出更多「驅民」的不當施政,製造更多的對立,來火燒自己的屁股。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