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永恆的異鄉-高更的原始之夢 方秀雲開講 --閱讀人次 : 2552 台灣目前最夯、最重量級的藝術大展之一,台北市立美術館「永遠的他鄉-高更」特展,芙蓉海畫會新春,舉辦藝術講座「永恆的異鄉-高更的原始之夢」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同步,100年2月20日(星期日)下午2點假馬祖民俗文物館一樓教室,邀請自英國特地返台藝術史博士方秀雲,將用自創一把鑰匙,為觀眾打開一世紀之前的藝術大師高更之謎,深入淺出的解說,將帶領大家一窺世紀大師的創作領域。
方秀雲博士此次應邀返台,發表她的兩本新書,藝術家的《解讀高更藝術的奧祕》、新銳文創的《高更的原始之夢》,因為喜愛高更的畫,於是開始專研高更,也因此使她成為高更迷、研究高更的專家;此次演講她把焦點放在這位偉大的藝術家三十年的創作生涯,從他一開始的印象派的實驗期到生命的終了。
「在不同的階段,高更畫下不少自畫像,累積約有四十件以上,數量之多,可媲美梵谷,但與其他藝術家不同的是,無論在風格、角度、媒材、用色、背景、人物大小、物件處理、及隱喻上,高更的自畫像顯得多樣,有變化,也特別有趣。
每張自畫像都反應了藝術家在不同時期的生活、藝術風格、美學思考...等等 ,我認為,探知自我肖像是了解藝術家的一把鑰匙,在探討自畫像時,我也會介紹其他的代表作,拿來一起討論與分析,高更在作品隱藏什麼密碼呢? 我將會做解碼的功夫,圍繞他身上的迷思,我也將層層的剝開,呈現高更的真正面目。」方秀雲博士如是說 。
各位鄉親,建國一百年馬祖新春最精采的藝術講座,芙蓉海畫會與您一起分享,請您不要錯過!
關於作者
方秀雲 (Natalia S. Y. Fang),出生於台北,旅英十二年。

自1998年赴英留學,先後就讀於
愛塞斯大學(Essex)大學 (現代藝術與評論、電影、攝影)、
愛丁堡大學(Edinburgh)大學 (藝術史、身體藝術、現代藝術)、
與格萊斯哥(Glasgow)大學 (中西方肖像畫的比較),
2006年獲藝術史博士學位。
專長廣及文學、現代藝術與美學各領域,近年文章常見於各報、雜誌、畫冊、期刊等等。
2008至2011年間,在台灣與歐洲出版七本書
(1) 《高更的原始之夢》(2011,01)、
(2) 《解讀高更藝術的奧祕》(2010,08)、
(3) 《擁抱文生˙梵谷》(2009,12)、
(4) 《藝術家和他們的女人》(2009,05)、
(5) 《藝術家的自畫像:從文藝復興的杜勒到當代的鞏立》(2008,05)、
(6) 《Dali’s ‘Le Christ’》(《達利的耶穌》)(2008,12)、
(7) 《Empress Dowager Cixi》(《慈禧太后》)(2008,12)。
有關高更文章的刊登:
1. 〈瞥見的幸福〉,刊登於《高更的原始之夢》(2011, 01)書序
3. 〈永恆的異鄉〉,刊登於《福報副刊》,2011, 01, 27
4. 〈高更的舞文弄墨〉,刊登於《聯合報副刊》,2011, 01, 16
5. 〈高更藝術裡的千嬌百媚〉,刊登於《聯合報副刊》,2010, 12, 09
2. 〈高更的收藏故事—擁有獨特生意頭腦的藝術家兼收藏家〉,刊登於《藝術收藏+設計》,2010, 12,第39期
6. 〈愛上高更〉,刊登於《解讀高更藝術的奧祕》(2010, 08)書序
7. 〈有關梵谷的迷思 / 自殘?還是他害?〉(高更下毒手之謎),刊登於《聯合報副刊》,2010, 03, 07
8. 〈有關梵谷的迷思 / 受高更的正面影響〉,刊登於《聯合報副刊》,2010, 03, 02
9. 〈有關梵谷的迷思 / 設在黃屋裡的一顆炸彈〉(與高更的友誼),刊登於《聯合報副刊》,2010, 02, 28
10. 〈高更與梵谷的空椅意象〉,刊登於《歷史月刊》,2009, 12
11. 〈高更重劍能割下梵谷耳垂?〉,刊登於《聯合報副刊》,2009, 05, 13
高更的演講
1. 〈高更的原始之夢〉,2009, 01, 22 (星期六下午),時空藝術會場
2. 〈藝術家的知性對話:藝術伴侶〉(高更與梵谷的藝術衝擊),2009, 02, 21 (星期六下午),時空藝術會場
目前除專職寫作、藝術專欄、翻譯、與寫詩與散文之外,也舉辦座談會及演講。
附加PDF文件檔: matsu-45ace12797507a64dc960e11f099cdaf.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