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時多雲 溫度:31℃ AQI:70  風向:北 風力:8級 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刪文留置區友善列印



張貼者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5
掌聲鼓勵 : 34099

發表時間 : 2014-05-05 16:59:34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縣志續修〈歷史志〉初稿:蔣中正與馬祖(下) --閱讀人次 : 651

 十五、民國47年9月17日蔣中正總統接見美記者答問今天中午出版的「美國人報」在第一頁封面刊出 蔣總統就金門局勢答覆該報的問題八則,其橫跨一版的標題為「蔣總統警告說:臺灣是蘇俄征服計劃的關鍵」。以下是問答全文:

 記者問:總統是否認為如果共軍奪得海岸制空權,將迫使外島喪失,從而使臺灣暴露於共軍直接攻擊之下?

 答:敵人任何攻擊力量的增加,即是我們防禦力量的減少。如果我們失去海岸制空權,不僅外島的防禦,即臺澎本身的防禦,自然均更為困難。此即「無金馬就無臺澎」的最顯著的關係之一。我中國空軍素質優良,勇敢善戰,曾屢創以寡勝眾的光榮紀錄,我們如能迅速獲得大量性能較優的新式飛機,共匪將不能奪取海岸的制空權。從軍事觀點言,無論在任何情況之下,我們必須竭盡全力來保持空中優勢。

 記者問:在美國第七艦隊駐防臺灣海峽期間,外島或臺灣是否可能遭受侵犯?

 答:共匪執行蘇俄征服世界政策中所賦予之囊括東南亞及控制亞洲的使命,其進犯臺灣及外島的時機,決定於匪、俄侵略世界的全盤計劃,只要匪、俄認為時機成熟,隨時可能發動進犯。駐防臺灣海峽的美國第七艦隊,固然是對付共匪侵略威脅的強大嚇阻力量,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斷定在美國第七艦隊駐防臺灣海峽期間,共匪即不來侵犯外島或臺灣。

 記者問:總統是否認為共軍此次砲轟及掃射,在試探美國政策,以窺測其對防禦金馬方面可能採取何種行動,抑係為以後進犯臺灣之序幕?
答:共匪此次對金門採取攻擊行動,是一個大規模侵略行動的開始,其目的第一當然是在佔領臺灣,企圖以戰爭威脅美國退出臺灣海峽,即清算美國在亞洲的威信及其勢力。第二是要闖入聯合國,以奪取中華民國的代表權。第三是要取得五強之一的大國地位,羼入今後大國間的高階層會議。故共匪不僅在試探美國對防禦金馬採取何種態度,而且是在試探整個自由世界對於抵制共產侵略是否具有決心,並採取具體有效行動。只要我們立場堅定,行動果決,不受任何戰爭的威脅,那他們當然如同過去一樣,最後仍將赧顏屈服,我不相信他們這個時候敢向自由世界發動全面戰爭。如果美國及整個自由世界此次表示猶疑不決,或姑息畏縮,則共匪必將進而採取以臺灣本島為目標的大規模侵略行動。由此可知共匪目前對金門的挑釁行為,實在就是進犯臺灣的序幕。

 十六、民國47年9月29日招待中外記者答問蔣中正總統問答實況如下:
記者問:共黨為什麼要在此時加強其對沿岸島嶼的壓力,閣下覺得他們的主要目的,是外交的還是地理的,是政治的還是軍事的呢?

 答:共黨對金門、馬祖諸島,武裝挑釁以製造戰爭,這不是孤立的事件,赫魯雪夫一方面以間接侵略的方式開闢中東戰場,另一方面,在八月初的「北平會議」中,他交給共匪朱毛的任務,就是開闢遠東戰場。北平「人民日報」反覆申明「中東與遠東是一個共同鬥爭的方向,因為我們這裏的鬥爭,同他們那裏的鬥爭,是反對同一敵人的同一鬥爭,這個敵人就是美國帝國主義者」。這句話表明了共匪與俄帝是在一個目標之下分擔東西兩面作戰的任務。共匪在遠東開闢戰場,選擇我們金、馬諸島為其攻擊的起點,他這次砲攻金門的目的,完全是在佔領臺灣,迫使美國退出臺灣海峽,放棄西太平洋防務,使西太平洋成為共產帝國的內湖。他共匪的一切政治的軍事行動,乃至其莫斯科為了助長共匪侵略戰爭,所採取的外交的與政治的行動,都是要達成他們這一目的。因之,在目前這一階段,我們不能遽然斷定,共匪對金門諸島的軍事行動,只是單純地理的或外交的,藉以達到其與美國談判,打進聯合國的政治目的;我們必須警覺,共黨的政治戰乃是戰爭的另一方式,藉以分化反侵略陣線的團結,鬆懈反共陣營的鬥志,以便利其武力進攻,達成其軍事侵略的最後目的。

 記者問:什麼樣的行動才是中華民國政府所認為在對抗目前中共壓力方面最適切的行動?目前所採取的防阻政策是不是最好的政策?抑或一個更積極的政策將更為有效呢?

 答:今日金門戰爭,乃是很單純的屏障臺灣海峽的保衛戰,我們中華民國政府堅守金門及其他島嶼,不僅為保持臺灣澎湖基地的安全,並且為鞏固西太平洋鏈島防線,如果三年以前,依照西方國家若干人士的意見,要我們撤退金、馬防線,那今日戰火就要直迫在臺澎進行了。」

 十七、民國47年10月1日在高雄接見美聯社記者談話蔣中正總統在高雄接見美聯社記者發表談話,當時美國國務卿希望減少外島駐軍,據美聯社報導,蔣總統反對減少外島駐軍,亦反對有關外島現在地位之任何變更。「蔣總統說:中國政府已明白表示堅守金馬外島的決心,無須贅言。」

 十八、民國49年6月17日蔣中正總統答美記者賴恩斯坦電視訪問:
記者問:請問 閣下對於中華民國目前情況的評價如何?中華民國在亞洲未來的地位如何?

 答:我不擬在此對中華民國的情況及地位作任何評價。我只能夠說:這十年以來,如果沒有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抵抗兇惡的共產黨徒,那我相信東南亞及西太平洋,就不會有今日這樣的安定局面。而且亞洲的地圖,或已變色。當然,美國援華政策,亦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記者問:閣下對於共黨對臺灣的威脅的評價如何?目前共匪來侵的威脅,如果和前年臺海砲戰的威脅相比,何者較大?

 答:我可以說,如果中共再來進犯臺、澎、金、馬,他就絕不會再用與上次相同的方法,而將使用更大的力量,甚至全力來進犯。所以共黨的下次進犯,也一定是一場非常猛烈的戰鬥。但我們中華民國的陸、海、空軍,業已準備隨時隨地迎接敵人的進犯,給敵人以打擊;並且我們的反擊,將使敵人失敗得比四十七年更慘,使其成為敵人全面崩潰的開始。

 十九、民國49年6月19日告蔣中正總統回答美國白宮記者團,『蔣中正總統宣示:金門、馬祖和它們附近的島嶼,對於臺灣和澎湖的防務,「有絕對的重要性」。蔣總統在繼續和艾森豪總統舉行亞洲防務會談前不久的一次記者會中,發表上述談話。當時,蔣夫人坐在他的身旁。 蔣總統是接見隨艾森豪總統來華之記者。 蔣總統預言:由於北平政權對中國大陸上人民施以「不人道的待遇」,大陸上隨時可能發生起義。他說:「我們確保這些外島,等於是高懸一盞明燈,給大陸人民以希望。」蔣總統並否認艾森豪總統曾請他減少駐在金門和其他外島的軍隊數目。他說:艾氏在昨日和他舉行歷時一小時又四十分鐘的首次會談,討論金門問題時,未曾提到過此事。蔣總統說:他瞭解美國協防外圍島嶼的保證,「是應由艾森豪總統去決定」是否應作此協防,據傳艾氏昨天重申美國立場說,如果中共對外島的攻擊似乎為入侵臺灣的前奏,則美國決定協防外島。』

 二十、民國49年7月10日蔣中正總統答檀香山廣告人晨報

 記者問:中華民國是否願在某種條件之下放棄金門馬祖?換言之,中華民國對於金馬問題有無妥協之餘地?

 答:金門馬祖是中華民國主權下固有的領土,向由中華民國政府所治理。就軍事觀點言,金門馬祖的地理位置,一方面在軍事上為國軍防衛臺澎警戒線上最重要的前哨,實為自由世界在西太平洋上的生命線。並得嚴密監視共匪廈門及福州兩港的艦運,從而防阻其武裝犯臺的戰備集結;另一方面,由於國軍始終固守金馬,使五十萬匪軍長期凍結於閩浙沿岸,而不能在亞洲其他地區發動武裝侵略。更就政治觀點和對我大陸民眾心理上言,由於戍守金馬的國軍與大陸同胞之間僅一水之隔,心繫政府的大陸同胞,鑒於國軍近在咫尺,隨時可將他們從共匪奴役暴政的桎梏下解救出來,其重獲自由的希望,得以維持不墮,同時大陸上反共革命力量,亦將由此獲得激勵而迅速增長,使共匪統治根本動搖,造成我政府光復大陸的機運。就國際觀點言,今日的金馬已成為遠東的西柏林,乃是民主世界決心抵禦侵略捍衛自由的象徵。如果喪失了金馬,不僅臺澎將失去藩籬,並且由於匪軍解除後顧之憂,得以恣意向其他地區肆行侵略,亞洲及自由世界的安全,勢將面臨極嚴重的威脅。基於上述種種理由,中華民國政府決不考慮放棄金馬;此一立場,絕無妥協之餘地。

 廿一、蔣中正總統談話:〈絕不放棄外島任何一寸領土〉『蔣總統對我說:中華民國即使戰至最後一人,亦不會放棄外島或中華民國任何其他地區的一寸領土。我曾經直率的請問 蔣總統,如果美國在將來某一個時期,以撤銷中華民國的支持,來要脅中國放棄外島,那末 蔣總統預備怎麼辦?他答說:「美國怎麼做,是她自己的事情,而防衛中華民國的政策,乃是我們自己的事情。即使我們必須單獨作戰的話,我們也將貫澈到底!」蔣總統並未提及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甘乃迪參議員最近主張放棄外島的聲明。我也未提及這位參議員,但是當我問到是否在某種條件之下,中華民國或可同意放棄外島的時候,我是曾想到他的意見的。蔣總統卻平靜而堅決的回答說:「在任何條件之下,都不可能!」他說:「外島是中華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因此即使戰至最後一人,我們亦必防衛到底」!』

 廿二、民國49年8月3日蔣中正總統告美斯克利浦斯霍華德報系記者問『蔣總統在接見斯克利浦斯霍華德報系一位美國記者時曾說:中華民國「即使戰至一兵一卒」,也絕不放棄金馬外島。該報系的華盛頓每日新聞和紐約世界電訊太陽報,今天下午同時刊出該報系記者亨利泰勒從臺北發出的一則電訊。泰勒引述 蔣總統的話說:「我願指出:金、馬外島乃是中華民國的領土,我們在任何情況之下,決不考慮放棄外島。即使戰至一兵一卒,我們也絕不放棄外島,這是中華民國的主權問題。」紐約世界電訊太陽報所用的三欄標題是「即使戰至一兵一卒,蔣總統決不放棄外島,宣稱金馬關係民心士氣」。新聞稿旁並刊登一張兩欄寬的蔣總統照片。泰勒請問 蔣總統說,作為一個軍人,總統是否同意一種看法,即臺灣與外島之間,既有相隔一百英里寬的海峽,則不必固守外島,亦可防衛臺澎。 蔣總統回答說:「這種看法完全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即保衛臺灣的問題,在軍事上,遠不如在政治、心理上那樣重要。就大體來說,這是一個士氣民心的問題。如果我們失去了外島,即使第七艦隊,亦無法保衛臺灣;事實上,即使你們再加派第六艦隊來,也無法挽救在此一地區情勢的惡化。」』

 廿三、民國47年10月10日蔣中正總統〈中華民國四十七年國慶紀念告全國軍民同胞書〉:『金門反共保衛戰,對於國家民族前途莊嚴的意義。我們金門全體軍民將士,此次對匪戰鬥,不僅是保衛我們國家的領土與主權,而其更大的意義,乃是保衛金馬人民的生命與自由,以及其憲法上所賦予的權利。他們在這次反共保衛戰中,前仆後繼,誓共生死,浴血苦戰的精神,乃是要為大陸同胞向共產極權暴政爭生存,求自由,樹立了「寧為玉碎,毋為瓦全」的楷模,顯示了我中華民族永不為專制暴力所可屈服的精神。』

 廿四、民國48年1月日蔣中正總統〈中華民國四十八年元旦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今天是中華民國四十八年元旦,我們緬懷國父當年領導革命,締造民國的輝煌史蹟,回顧五個月來金馬戰役擊敗奸匪的光榮勝利,瞻望當前反共抗俄的光明前途,和光復建國的遠大事業,實懷著興奮無比的心情,來與我全國同胞慶祝中華民國的開國紀念,更迎接反共鬥爭更大勝利的來臨!同時相信我們海內外同胞今日的視線,雖集中在金馬台海的戰局,但其心情卻都關注在大陸匪區人民公社中受苦受難的同胞身上。」

 廿五、民國50年11月23日蔣中正總統答美記者岡孝問

 記者問:就柏林之場合而言,自由世界與共產集團間,已有明確之分界線,共產黨如越過此線,勢將引起戰爭。就寮國言之,則此種界線殊屬模糊不清, 閣下對此一界線在中國之場合中所呈現之明確與堅定程度,是否滿意? 閣下對美國關於金門、馬祖所持之態度,是否滿意?如果美國之協防承諾,明白表示僅包括臺、澎,而將金、馬除外,則對中華民國將發生何種影響?

 答:今日在自由中國與共匪傀儡政權暫時對立的情況之下,是無所謂「分界線」的,即是共匪竊據大陸的土地我們必須光復,而反共抗俄基地包括臺、澎、金、馬亦決不容侵犯。金門、馬祖為防衛臺、澎的前哨,亦為自由世界鞏固西太平洋的生命線。這種根據戰略上要求明智而必要的措施,我想不出有什麼改變的理由。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