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28℃ AQI:56  風向:北 風力:9級 南竿雲高:15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150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刪文留置區友善列印



張貼者
純喫茶 
資深會員 


註冊 : 2004-01-02
發表文章 : 3985
掌聲鼓勵 : 632

發表時間 : 2014-08-01 00:09:30
FORM: Logged


純喫茶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純喫茶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長年積沙+遊客摔車頻傳 塘后道地下化議題該重新檢討 --閱讀人次 : 488

【記者曹重偉�南竿報導】近年屢傳遊客騎機車在塘后道摔傷事件,不少人士開始重新檢討「塘后道地下化」此議題;縣長楊綏生於85年9月至86年10月代理連江縣政府建設局長期間,曾提出「塘后道地下化及北竿機場跑道東移」規劃案,後來跑道東移案經過一翻折騰,在付出兩次空難21條人命的代價後與南竿機場先後完成啟用,機場亦由目視提升至目前的「非精確儀降」,但是「塘后道地下化」卻始終無法落實。

 據了解,民航局當年在審查過程中把塘后道與機場切割,認為那不屬於機場工程,雖然當時縣府提出政府一體性的說法,認為即使不是民航局的工程,但是也與交通部有關,可惜未被接受,其中固然涉及龐大的工程經費,地面築橋及繞道北面建橋是另一種聲音,中央也習慣地方因意見不同而置身事外。

 而塘后道自興建以來,已因颱風損壞過好幾次,復建經費所費不貲。更重要的是不斷填高的路基,讓道路兩側季節性沙的移動循環不平衡,強勁的東北季風將北面的沙吹向南面,相形之下,西南季風無法將南面的沙吹越墊高的路基及邊坡,久而久之北面的沙灘變淺了,海灘生態也發生微妙的變化,和尚蟹、文蛤也漸漸消失了,甚至連「沙馬」也移向南面海灘。不論是東北季風或西南季風,大量的細沙被吹上路面清不勝清。

 而近年開始陸續傳出遊客騎機車在塘后道摔傷事件,隨著騎機車旅遊人數增加,受傷事件更頻繁,該是到了重新檢討「塘后道地下化」議題的時候了。利用橋墩抬高路面,以橋樑連接塘岐及后澳的工法曾被討論過,民航局也曾提出橋樑對飛安的疑慮,其中較難克服的是,塘后道下的沙層厚度達五十多公尺,在沙層上建橋墩的建築工法能否克服不得而知。至於「塘后道地下化」的想法,主要目的是,一可避免塘后道遭受颱風巨浪的破壞及其後的修繕復原,再者可恢復連島沙洲的珍貴沙灘景觀,再來是考慮到沙的循環及自然生態平衡。也有人擔心地下化的塘后道如同地下坑道的採光及滲水問題,但這些疑慮,不妨就交給專家吧。

新聞資料來源:馬祖日報--2014-08-01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