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時多雲 溫度:27℃ AQI:30  風向:北 風力:9級 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站務區 » 刪文留置區

刪文留置區友善列印



張貼者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初階會員 


註冊 : 2013-09-27
發表文章 : 39
掌聲鼓勵 : 4

發表時間 : 2017-07-26 14:22:52
FORM: Logged


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早療專欄/大雞晚啼?可別掉以輕心! --閱讀人次 : 1020

文:駱郁芬 臨床心理師

孩子一歲半還不會放手走?兩歲了還不會叫爸媽嗎?小心,這可不是大雞晚啼!
過去因為相關的研究比較缺乏,普遍認為孩子的發展「慢一點」不要緊、總有一天會追上,但是新近的研究已經告訴我們:慢一點,可能影響一輩子!

這是由於孩子的神經發展,在頭幾年是非常快速的,一旦錯過關鍵的發展時間,很多能力就很難再發展得這麼好了。因此在孩子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留意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是否有在正常的時間內發展出來,一旦發現有落後的情形,可得把握黃金期,越早開始帶孩子接受「早期療育」,孩子追上進度的機會就越高喔!
要怎麼知道孩子的發展有沒有在正常範圍中呢?趕快拿出俗稱「寶寶手冊」的「兒童健康手冊」吧!沒錯,就是平常打預防針會用到的那一本喔!衛福部國健署編製的這本寶寶手冊,裡面其實已經貼心地準備好6歲以前完整的發展里程表了,就在最後的附錄中。

發展里程表上面分成「粗動作」、「細動作」、「語言及認知」、「身邊處理及社會性」等四個面向,粗動作指的是翻身、爬、走、跑跳等大肢體動作;細動作指的是與手指操作相關的精細肢體動作;語言及認知指的是像講話、認物、數字概念、思考等能力;至於身邊處理及社會性,指的則是跟人的互動,以及如廁、穿衣等自我照顧能力。這些面向都是孩子在上小學之前,最為關鍵的發展項目,任何一個有落後,都是需要趕快補強的喔!

在發展里程表中使用圖示來說明每個關鍵的里程碑,在每個圖案的上方,顯示的是「正常時程」,也就是有50%的孩子,在這個月齡/年齡已經能展現這項能力;在圖案的下方,用紅字標示的則是「警訊時程」,也就是90%以上的孩子,在這個月齡/年齡都已經發展出這項能力了,如果孩子到了「警訊時程」所顯示的年紀,還沒辦法展現這項能力,那就是有落後的疑慮了,一定要趕快帶孩子去評估,了解落後的程度,並學習如何在生活中幫孩子補強這項能力,或是需要展開療育、接受專業治療師的協助了。

以「放手走得穩」為例,正常時程是一歲,也就是約有一半的孩子在一歲已經可以放手走得不錯,而警訊時程是1歲4個月,也就是當孩子到了1歲4個月還不太會走,可別再等了,趕快就醫接受早療評估吧!

目前政府在各縣市都有提供早期療育的評估服務,以連江縣為例,是由縣立醫院負責,在台灣本島,則可以到各大醫院的兒童心智科、復健科、小兒神經科等科別就醫,若是不太確定是否須要就醫,也可以在一般的小兒科、家醫科先詢問醫師,或是在健兒門診接受預防接種時請醫生協助評估喔!
家長提高警覺,孩子就有機會順利發展!一起來當孩子的守護者吧!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