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馬祖家扶-遊戲是孩子的工作 --閱讀人次 : 752 馬祖家扶外聘職能治療師/徐南漪
遊戲是孩子的工作,有學者這樣說過。其實,如果說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我想會比較貼切。孩子無所不玩,無處不玩,其實他們早已向大人展示了自己最喜歡的學習方式,那就是「玩」。
身為職能治療師,我最喜歡運用的治療策略也就是玩:讓孩子邊笑邊學,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如果父母都能讓孩子從玩中成長,對雙方來說都是雙贏的局面。雖然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我常聽到一些父母的困擾是不知道如何陪小孩玩,其實,只要能掌握一些陪玩的技巧,加上練習,這件事情做起來並不難喔!
語言能力與社交能力有密切的關係,從陪玩中加強語言能力和活動本身選擇以及大人描述的豐富程度有關,社交能力的提升則和遊戲是如何進行的有關。因此,以下的陪玩方式最好都是採取使用有限的物品、一起討論要怎麼做、偶爾製造一些小衝突然後一起討論解決。
◎建構類玩具的陪玩方式-
「想要蓋出一個東西」是主要陪玩方向,大人應鼓勵孩子想想要蓋什麼再動手,或是幫孩子說出他蓋了什麼。大人也可以自己先蓋個東西然後讓孩子做裝飾或加一些零件上去,形成「和父母一起做出某樣東西 」的成就感。
◎扮演類玩具的陪玩方式
「假裝」是主要陪玩方向,包括角色、物品、情節的假裝,總之,大人可以思考在真實的日常情境中人物會有的對話、動作、步驟等等,如實的扮演就會引起孩子的模仿興趣。
◎繪本共讀的方式
「詞彙以及角色行為的了解」會是想要提升語言和社交能力時應著重的方向。和小孩一起看書時,大人須注意二要二不要:要演戲、要訪問、不考試、不說教。要以問題引導孩子理解角色的想法,但不要急著想考孩子是否記得大人說過的內容,而是要透過聲調、配音、做動作等等,自然加深孩子對內容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