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馬祖醫療視訊 診療與台同步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 --閱讀人次 : 2059 過去馬祖居民常自嘲「生病總要挑日子」,自健保局實施「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配合遠距視訊醫療,當地民眾幾乎可擁有與台灣同步的診療服務,一海之隔的台商也從福州來就醫。
連江縣衛生局長劉增應指出,馬祖因地理環境、交通容易受天候影響且醫療人力、設備較為不足等問題,居民屢抱怨「有健保,無醫療」。經過多方爭取,健保局自民國89年3月起實施「馬祖IDS計畫」,委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國軍桃園醫院及衛生署中南區聯盟等提供醫療人力支援,這些年來馬祖醫療水準已有大幅提升。
目前馬祖地區鄰近各島,包括南竿、北竿、東莒、西莒和東引之間,仍以渡輪為主,而當地居民若有急症,位處偏遠的連江縣立醫院和離島的衛生所醫師需專業會診,兩年前連江縣衛生局在獲得衛生署補助後,成立遠距醫療系統,讓各偏遠離島的衛生所與縣立醫院及北市聯醫可同步會診,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東莒衛生所主任陳筱琪指出,她在半年前返回馬祖服務,離島居民醫療受重視,X光、超音波、眼科細隙燈等該有的設備都有,前天更新添一部全新的牙科治療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連江縣立醫院長謝春福也說,馬祖每月有340個診次的專科醫師診療,提供內、外、家醫、婦、兒、精神等專科,並巡迴各鄉衛生所,也有夜間急診服務。因此連在對岸經商的台商或家屬,都寧願循小三通由福州就近到馬祖就醫,其中不乏壓迫性骨折、急性肺炎或心臟衰竭等個案。
值得一提的是,馬祖戰地政務解除,軍方醫院角色逐漸淡化,但當地的士兵也享受到IDS的好處,草屯療養院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在他所支援的身心科門診中,「年輕人居多,老年人反而少」,其中約有5、6成病人是軍人,多數個案是阿兵哥在軍中適應不良或服役前有濫用藥物跡象。
雖然馬祖居民早年食用戰備糧,加上缺水,罹患胃腸疾病者不少,但有趣的是,劉增應說,馬祖近9千名在籍人口的平均餘命是全台最高的,男性約75歲,女性則有81歲,就連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都有興趣在馬祖養老呢!

歡迎大家來我的部落格逛逛http://blog.xuite.net/matsunews/blog 手機:0912801675 永續經營觀光 口碑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