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公視假日電影院 29日四鄉五島放映「搏浪」 --閱讀人次 : 1797 為了讓公視製播的優質影片與各地民眾分享,文化局與公視共同舉辦「2010公視假日電影院」活動,活動一直持續到11月底,讓大家在週末假日可以相約看電影,看電影的樂趣就是要跟大家一起欣賞。參加活動後,完整填寫問卷還可以參加抽獎,總共有四百多個中獎機會。
各播放地點分別是,南竿為民俗文物館一樓演講廳;北竿為老人活動中心二樓視聽室;東引則是民眾活動中心二樓演講廳;西莒播放處為圖書館的團體視聽室;東莒為社區活動中心二樓視聽室。
詳細播放日期及片名(播放時間為週日下午二點到四點半):
08/29搏浪(導演:周美玲)。







搏浪~導演的話
2009仲夏,日食,我們回到「搏浪」的拍攝點之一烏石港,一邊抱著衝浪板被大浪衝,一邊鎖機拍攝日偏食;海灘上,副導拉起了手風琴,吉普賽的流浪小調,給大海鋪上一層滄桑的浪漫。月亮緩緩吃掉了日頭,氣溫驟降,海潮騷動,詭異的氣氛,如命運降臨,人心惶然起來----
「…誰能告訴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年輕偶像演員陳奕,在片中飾演一名樂團吉他手,他一再用歌聲吶喊著生命的意義;同時,飾演衝浪好手的哥哥姚元浩在海上飛騰出美麗的身影,只是,這身影很快就成回憶,因為劇中的他,發現自己罹患了「小腦萎縮症」,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運動神經將逐漸退化,最後將無法說話、終身臥床,但病患的意識、情感卻絲毫無損,直到死亡。
「人生如此美好;但如果,我在這黃金時光中,就必須死去……?」
這課題纏繞著這家中每一個人,飾演單親母親的徐貴櫻是個議場女強人,面對孩子的絶症,悲痛的她,是第一個堅強站起來的人:「這輩子,還有什麼苦我沒吃過?現在,是孩子在受苦,我憑什麼怨艾?」
看著哥哥一天天的變化,弟弟陳奕更加逃避到音樂中,其實他和哥哥一樣,也有可能罹病,但他不願意做檢測,他不想預知命運,「提早知道又能怎樣,不如揮霍現有的每一刻生命。」
身體日漸僵硬的哥哥姚元浩,已經不能再衝浪了,甚至他說的話,外人已很難聽得懂,他只能透過鍵盤,敲出一篇篇「病中日記」抒發情緒。
這份動人的生命詩篇出版了,感動了無數讀者;哥哥成了母親引以為傲的「最勇敢的生命鬥士」,也順勢緩解了母親的政治危機。新書出版後,哥哥覺得自己做完了人生最後一件事了,「只剩下一個掛念…」他留下最後一篇給弟弟的日記:「最後,我只想回到最愛的大海,永遠的休息…」
弟弟了解哥哥對大海的想念,但母親不能承受哥哥想死的意圖;生死之間的矛盾掙扎,在難以割捨的親情之下,比生死本身還要困難。
最後,一件新聞震驚了整個台灣社會:「知名議員親手弒子,生命鬥士溺斃汪洋」……。
生,死,有如日日東昇的太陽,自然,直接;但想要直視它,卻受不了陽光的刺眼,怎麼也無看不清它。
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飾演哥哥、弟弟、媽媽的姚元浩、陳奕、徐貴櫻這三名演員,他們卯足勁投入角色,競飆演技,鏡頭前演得過癮、暢快淋漓;鏡頭後,也常惹得工作人員感動得偷偷拭淚,或隨其糾葛感到一陣陣驚心動魄。
「搏浪」一個簡單而深刻的故事,清新而感人的片子,能安駐徬徨者的心靈-----
由生觀死,由死觀生,生死相安,盍視一般。
資料來源:公視
http://blog.sina.com.tw/tbspts/article.php?pbgid=38401&entryid=587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