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歷史篇:第二章 大事記 --閱讀人次 : 8019 第二章 大事記
明朝
洪武20年(西元1387年),明廷決定採堅壁清野之海防策略,詔令沿海島嶼居民全數遷徙內地。又令年邁老將江夏侯周德興率軍進入福建防備倭患,於南竿塘、北竿塘衝要之地,設煙墩瞭望;最北的東湧,也設遠哨。
萬曆 8年(西元1580年)8月,倭寇自北洋出沒東湧,欲圖聯勢劫掠,官兵擒斬倭賊30餘人,9月倭寇復犯東湧。
萬曆10年(西元1582年),倭寇伙船出沒東湧,欲圖聯勢劫掠。
萬曆44年(西元1616年)琉球來報,日本德川幕府長岐代官村山等安率船13艘,眾2、3千人,大舉南侵臺灣。有兩艘竄入東湧,引起福州省城恐慌。於是福建巡撫重金招募士人董伯起為偵探官,於5月16日自琯頭起帆,前往東湧偵倭,於是發生馬祖列島開發史上著名的「東湧偵倭」事件(詳見軍事篇「東湧偵倭始末」)。
清朝
光緒27年(西元1901年)3月,申報報導:長450英尺,只註冊不到1年的新輪船蘇布輪號,於月初行至福建東湧山,因觸礁沈沒,上海立刻派海新輪會同法國巡洋艦前往救援,所幸受寄信件、物品及乘客57名與小孩18名均安然無恙。
光緒28年(西元1902年),海關決定籌建東湧燈塔,由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負責監造,並由海關總營造司哈爾定負責籌建事宜。
光緒30年(西元1904年),東湧燈塔落成,於同年農曆5月18日日落時開燈。
宣統2年(西元1910年),東湧燈塔修改燈器,燭力達36萬支光。
民國2~39年
民國2年
東湧燈塔首次整修。
民國5年
農曆3月27日夜,由於突然間南風轉北風,風力達12級以上,錨泊北澳數百艘漁船走避不及,被強風吹至圓圓澳擱淺、沉沒,估計約損失2百多艘漁船,並造成數人死亡,數十人輕重傷。
民國20年
農曆7月中旬,強烈颱風從東南方向來襲,直撲南澳,全島民房屋頂全毀,天后宮屋頂亦不能免,災情慘重。樂華村林玉貴新宅才竣工兩天,屋頂翻飛到謝瑞仁住宅,林河水屋頂被吹至「架場」(現今二十棟國宅),可見風勢之強勁。
民國23年
福建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王伯秋著手編組各縣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 」於北竿塘岐之鹽倉,其管轄區域為西洋、東湧、南竿、北竿、大坵、小坵、高登等島嶼;嗣以轄區過廣,將西洋、東湧另劃一聯保,設辦公處於西洋;南、北竿則改屬「竿塘聯保辦公處 」。
民國26年
年初,東湧始設保甲,由私塾老師、長樂人士林世隆出任首屆保長。
春,福州水上保安隊派教官余懷民、助教汪兆沂赴東湧,召集「壯丁隊」接受軍事訓練,並教唱國歌、說國語,歷時兩個多月後離去。
抗日軍興,馬祖列島先後被「和平救國軍」林義和、張逸舟、翁尚功等海上武裝勢力所控制,東湧則於民國29年左右,由鄭德民所屬1百多人長期盤踞。
民國28年
東湧居民開始大量種植罌粟,生產及販售鴉片,至民國39年停止種植,前後達11年,成為島民重要經濟來源。
民國30年
地區青年陳瑞琛接任東湧保長。
民國32年
8月,和平救國軍鄭德民所屬王佛夫創辦「德光學校」,並出任校長,校址設在天后宮,招收4班學童,採新式教學,教國語課本。該校只維持1年半左右。
民國33年
年初,日軍「防空電台」5人,由隊長海上甲子郎率領,攜手搖發電機、電報機等器具,進駐東湧燈塔。
民國34年
年初,日軍「防空電台」撤離東湧,不久,日本宣布投降。
秋,抗戰勝利後,福建省霞浦、長樂、連江3縣政府均派員前來東湧爭取歸屬,經福建省政府裁決,正式決定歸隸連江縣西洋鄉東湧保,仍由陳瑞琛出任保長。
民國35年
東湧燈塔二度整修。
年初,連江縣政府派保安隊10餘人進駐東湧,維護治安。
農曆7月間,東湧爆發民變,武裝民眾襲擊保安隊,激烈槍戰下,雙方各死亡2人,旋即保安隊撤離。
民國36年
陳高福接掌東湧燈塔主管,為有史以來首位國人出任主任管理員。
民國38年
9月1日,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成立,隸屬臺灣警備司令部。馬祖防務由國軍二○七師六二○團接守,協同馬祖海軍巡防處共同戍守各島,由海軍巡防處上校處長關鏞兼任第一任指揮官,步兵上校周中鋒兼任副指揮官。而海上保安第一縱隊王調勳司令則設總部於白肯島(今西莒島),派第三支隊支隊長王仁貴、副支隊長陳逸民,駐守東湧、東犬。期間,由於大陸淪陷,漁具補充困難,漁獲生產及銷售停滯,各島軍民生活均陷入困境。
秋,設東湧區公所,由張星祥出任區長,下轄中柳、樂華2村,分別由劉穎華、陳瑞琛擔任村長。
民國39年
夏,海上保安隊第三支隊支隊長王仁貴,鼓勵隊員與鄉民20多人成立「海濤劇團」,學習、演出閩劇。並曾由團長陳瑞琛帶領,前往東犬演出2個月。
12月15日,停止實施保甲制度,成立馬祖行政公署,其行政區域以島為單位,下轄南竿、北竿、白肯、東湧、四霜、西洋、浮鷹、岱山等8區,每區設區公所,區下設村、伍,為地方行政基層組織。
民國40~49年
民國40年
東湧改屬長樂縣,設東湧鄉公所。
5月,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派員攜同大批日常生活用品,在東引海域宣慰大陸漁民,受領登記之漁船達697艘。
6月,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撥發食米5萬斤,託海軍艦艇運抵馬祖列島發放,計有6204人受濟。
民國41年
海上保安隊第三支隊支隊長王仁貴病逝,副支隊長陳逸民繼任。
馬祖行政公署統計,該年東湧區漁民人數共計352人、漁船4艘、漁網104張,全年生產帶魚2500擔、黃魚4500擔,總值127萬5000元。
8月1日,創設東湧國校,校址設於中柳村林依灶民宅,由東湧區長陳家錞兼任該校第一屆校長。
11月,馬祖守備區指揮部轉屬金門防衛司令部管轄,島上駐軍移防金門受訓,指揮官何俊派林守淑組織「東湧守備中隊」,訓練民兵,保鄉衛土。
民國42年
8月15日,馬祖行政公署撤銷,改制為閩東北行署,17日恢復設置連江縣政府於南竿,9月設長樂縣政府於白肯。
民國43年
3月,恢復設置羅源縣政府於東湧,首任縣長為樓勝利,後因人地不宜,是年秋季,改派反共救國軍第一一八縱隊司令陳逸民兼任縣長,縣轄東湧1鄉、中柳與樂華2村,計12鄰。東湧鄉戶籍全部清查完竣,該年開始核發國民身分證、編製門牌、設置戶籍登記簿、辦理戶口異動及人事登記,並定期舉行戶口總檢查。是時,全鄉戶數為127戶、男358人、女150人,共計508人。該年東湧國校全校學生63人,設有初級、幼稚各1班。
民國44年
東湧燈塔第三度整修。
閩東北行署改制為福建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連江、長樂、羅源3縣所轄各鄉鎮公所,設鄉鎮長、指導員、政經幹事、軍事幹事、戶籍幹事及雇員各1人。
2月19日,國軍軍機巡防,以東引海面定置網、竹竿浮沉,誤以為敵艇,投彈轟炸,1枚投中南澳,炸死1名老媼,半毀民房數間。
3月5日,由基隆開往馬祖,裝載豬仔及什貨的匯通機帆船,在東引島海面遇難沉沒,船員15人僅6人獲救生還,9人罹難。
3月24日,陸軍八十四師接防馬祖列島,並於4月4日奉命正式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指揮部下轄陸海空勤等部隊70餘個單位,並設東引、白犬、北高、馬祖東、馬祖西等5個守備隊。
7月4日,下午5時15分,東引西北方浮鷹島上空,國軍戰機與中共戰機發生激烈空戰。
8月12日,退除役官兵輔導會主委蔣經國抵達東引巡視。
9月20日,東湧守備部隊突擊浪島(今稱亮島),搜索部隊登陸時所見,盡是頹垣殘壁,該島自此為國軍武力所控制。
10月29日,國軍雷霆式噴射巡邏機在東引西北方浮鷹島附近海面,重創中共兩砲艇。
11月底,從大陳島撤往臺灣的反共救國軍江浙縱隊數千人,由中將指揮官夏季屏率領,從澎湖乘巨型機帆船數十艘,並裝載大量軍需物資,駐防東引。
12月,東引守備隊劃歸海軍總部指揮。
民國45年
1月初,中柳村發生火災,地方政府向臺灣請求捐款。
3月統計,羅源縣東湧鄉戶數為159戶,人口數為中柳村277人、樂華村369人,全鄉合計646人。是時,東湧國校學生102人。
3月16日,中共運輸船向羅源灣行駛,東引砲兵發砲射擊。
7月5日,陸軍總司令黃杰等一行,首先抵達東引,再轉赴馬祖列島巡視防務及慰問傷患官兵。
7月16日,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正式成立,接管福建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業務,並宣布撤銷長樂、羅源兩縣政府,西犬、東犬與東湧3鄉,均併入連江縣政府代管。馬祖、東引開始實驗戰地政務,實施軍政一元領導。
7月16日,東湧國校更名東引國校。
9月13日,參謀總長彭孟緝與國防部副部長馬紀壯抵達東引視察。
11月1日,「馬祖前線地區民防總指揮部」正式成立,下轄南竿、北竿、西犬、東犬、東引5個大隊。
12月,奉國防部令頒「金馬地區各縣民防總隊編組辦法」,將原有民防部隊改編為「縣民防總隊」,鄉設民防大隊。
民國46年
春,東引守備區部隊長夏季屏調職,由曹維漢少將繼任。
秋,反共救國軍第二總隊由總隊長陳佑民率領,駐防東引。該部進駐後,即著手興建指揮部於二重山,而後散居民房之軍事單位,始克歸營。
5月24日,國防部長俞大維搭乘洛陽艦抵達東引視察。
7月10日,臺灣教育界暑期訪問團蒞臨訪問。
10月4日,因應軍民通訊需要,「軍郵五所」正式成立。
10月10日,東湧日報之前身神鷹日報創刊,以手刻臘紙油印。
10月21日,東引守備區陳佑民少將赴東、西犬視察所屬部隊,並慰勞官兵眷屬。
10月28日,海風劇隊赴白犬、南竿勞軍多日後,載譽歸來。海風劇隊由軍中戰士30餘人組成,以表演福州戲為主,平劇為輔。
11月21日,東引守備區陳佑民少將抵東犬,視察所屬部隊,隨行電影隊在晚間於東犬中正堂放映影片《山地姑娘》慰娛軍民。
民國47年
1月1日,第一屆國大代表率勞軍團抵達,在南澳中正台演出。
1月20日,下午2時14分有兩架匪機在近海上空盤旋,東引防區發出空襲警報,駐軍發砲射擊,軍方研判可能一架匪機被擊中墜海。
2月12日,海軍總部春節前線勞軍團一行61人,抵達勞軍。
4月30日,國防部長俞大維視察東引防務。
6月13日,防區部隊後方眷屬組成的勞軍團,由指揮官夫人率領,一行10餘人抵達東引。
7月13日上午,馬祖守備區指揮官何俊召集民防隊員訓話,並與地方幹部舉行座談,赴西引參觀工事陣地構築。
7月20日,馬祖守備區指揮官何俊少將、連江縣長王緒等一行8人抵東引,王縣長並在鄉公所召集地方幹部舉行座談。
8月,副總統陳誠蒞臨巡視,特准本鄉初中畢業學生以公費待遇,保送10名赴臺灣升讀高中職。
8月13日,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蔣經國搭乘專艦抵達,舉行軍事會議、巡視重要陣地、慰問病患官兵及參觀東湧燈塔,並前往南澳訪問民眾。
8月13日,上午8時,蔣經國抵東引巡視,中共米格機4架飛越上空,島上發出空襲警報。
8月15日,陸軍總司令彭孟緝巡視東引。
12月5日,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蔣堅忍,率同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政治部主任夏諭、中興康樂隊隊員20餘人,乘專艦抵達視察防務及勞軍。
民國48年
6月26日,連江縣兼縣長高瘦影抵東引巡視兩天,發現有11戶民眾極為貧困,發給白米50斤及100斤,並特贈病危民眾棺木1口。
10月31日,耗資19萬7000元,由防區官兵協建,施工歷時6個月的東引國民學校新廈落成。
民國49年
神鷹日報更名東湧日報。
4月9日,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秘書長孟超文偕同馬祖守備區劉副指揮官,乘專艦抵達巡視兩天,承諾協助本鄉漁業機動化。
5月11日,總統蔣中正蒞臨巡視,並與東引國小全體師生合影。
6月13日,東引指揮官及海軍北巡支隊敖支隊長,前往馬祖訪晤地區軍政首長,參觀官兵休假中心與新開幕的馬祖文康中心。
7月6日,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年終業務視察團,由縣長高瘦影率團抵東引視察。
7月20日,紅十字會與臺大醫院組成的醫藥衛生暑期工作隊抵東引,受檢民眾超過300人。
9月9日,反共救國軍第一、二總隊合併,成立「東引反共救國軍指揮部」,並訂定每年9月9日為反共救國軍「隊慶」。
11月1日,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田樹樟抵達訪問,參觀防禦陣地通信設施及保養場,美軍顧問團寇富爾中校隨行。
12月28日,海軍總司令黎玉璽上將抵達東引視察。
民國50~59年
民國50年
防區創設東湧酒廠。
6月3日,副總統陳誠由國防部副部長梁序昭陪同,巡視東引防務。
民國51年
3月14日,馬祖守備區指揮官彭啟超率員抵達東引,參觀軍事及文康設施。
4月1日,東引指揮官張雅山訪問南竿,參觀政委會、中興坑道;下午轉往東犬訪問。
6月13日,參謀總長彭孟緝上將偕副參謀總長馬紀壯上將,率同國防部高級將領多人,抵東引視察防務。
7月29日,副總統陳誠蒞臨巡視。
10月31日,介壽堂(現稱「中正堂」)完工啟用。
民國52年
中柱坑道完工,施工指揮官為張立夫。
5月7日,總統蔣中正蒞臨巡視防務,在天后宮旁與民眾合影。
5月10日,東引指揮官張立夫訪問馬祖,參觀陽明館、鐵板坑道。
6月11日,臺灣省教育廳同意東引國小畢業生每年免試保送10名,升讀臺灣省立初級中學,並按師範生公費標準,給予公費待遇。
9月14日,空軍水上飛機冒風浪在東引海面降落,運送三名受傷官兵回臺北急救。
9月21日,海軍總司令黎玉璽巡視東引。
民國53年
東引「聯勤總部一○四財勤隊」奉國防部與財政部令,成立「東引通匯處」開始代辦臺灣銀行通匯業務。
4月18日,參謀總長彭孟緝巡視東引。
4月28日,陸軍總司令劉安祺巡視東引。
12月24日,連江縣政府年中訪問組,由主任秘書狄澍率領抵東引視查業務。
民國54年
2月12日,國防部長蔣經國巡視東引。
5月,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改制為馬祖防衛司令部,將東引防區納入指揮。
5月1日,凌晨,我國海軍PC-119號「東江」艦在東引北方海面遭中共快艇包圍,發生激烈海戰。
5月12日,國防部長蔣經國偕同美軍協防臺灣司令耿特納中將、美國國務院政策設計委員葉格爾,巡視東引。
5月14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雷開瑄巡視東引。
6月4日,行政院長嚴家淦率內政部長連震東、財政部長陳慶瑜、國防部長蔣經國蒞臨巡視。
9月2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雷開瑄抵東引巡視防務,同行的連江縣長盧祖謙與地方幹部座談。
12月11日,陸軍總司令高魁元巡視東引。
12月19日,防區軍官兵出版《東引文藝》,榮獲陸軍總司令高魁元頒發獎金。
民國55年
1月21日,國防部長蔣經國視察東引防務,並向島上軍民賀節。
3月23日,參謀總長黎玉璽巡視東引。
5月8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雷開瑄及連江縣長盧祖謙巡視東引。
6月19日,東引指揮部官兵福利勤務中心更名「國軍九八一營區福利站」。
9月3日,艾麗絲颱風過境,民房毀損無數,民眾流離失所,並造成東湧燈塔嚴重損壞,透明玻璃罩及折光鏡機中央透鏡無法繼續發光。民眾稱之為「九三颱風」。
11月,東湧燈塔筒頂平台上另裝五等電燈1具,光力達2600燭光。
11月13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雷開瑄巡視東引。
民國56年
3月23日,國防部長蔣經國冒九級風浪抵東引巡視。
4月12日,行政院撥發補助金100萬元,協助東引風災重建。
4月22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雷開瑄巡視東引。
7月21日,美國駐華大使馬康衛由國防部長蔣經國陪同抵東引訪視。
7月29日,陸軍總司令陳大慶巡視東引。
9月11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雷開瑄巡視東引。
民國57年
2月20日,全島軍民發起救助越南難民,共捐款1萬9000餘元,寄送婦聯總會。
3月26日,國防部長蔣經國率陸海空三軍副總司令視察東引防務。
7月23日,國防部長蔣經國視察東引。
8月29日,全島公路完成高級水泥路面舖設。
12月14日,防區舉行「鎮海五號」大演習,為期3天。
民國58年
中央政府專款補助艾麗絲颱風重建,座落南澳廣場的東引鄉公所大樓落成啟用。
1月1日,反共救國軍歷時10個月趕工,政府專款補助艾麗絲颱風興建的南澳「十二棟」、「七棟」及「四棟」國宅,均告落成。
1月11日,基隆籍漁船「金福昌」號,深夜在東引海面觸礁下沈,船長及船員7人跳海逃生,駐軍協助救起。
3月24日,防區「全島統一供電計畫」展開施工,總工程費600萬元,由國防部及台電公司共同負擔。
4月22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雷開瑄巡視東引,慰勉官兵。
6月16日,長樂漳港公社及漳陵公社5名隊員,駕舟出海,漂流一晝夜抵達西引島,向防區駐軍投誠。
7月14日,陸軍總司令于豪章視察東引防務。
7月20日,東引國中校址擇定於國小旁,校地推土工程展開,總經費200萬元。
7月31日,空軍總司令賴名湯視察東引。
8月4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李定代表陸軍總司令于豪章,頒授東引指揮官張兆驄金甌甲等獎章。
8月11日,防區駐軍部隊決定以「忠義驃悍」做為團隊精神。
9月1日,參謀總長高魁元視察東引。
11月2日,參謀總長高魁元撥款100萬元,興建西引文康中心。
12月1日,防區「東海小型康樂隊」39人,抵達南竿訪問。
12月5日,陸軍總司令于豪章巡視東引防務。
民國59年
1月20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李定巡視東引,並主持馬祖中正國中東引分校校舍工程破土典禮。
6月,「鐵血號」交通船下水,正式行駛東、西引間。
6月21日,陸軍總司令于豪章巡視東引。
7月8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李定巡視東引。
7月9日,參謀總長賴名湯巡視東引。
8月4日,西引文康中心落成啟用。
8月10日,國際獅子會中華民國總會捐贈30萬元,經國民黨中央黨部轉交,協助本鄉興建國民中學。
9月1日,防區干城部隊歷時半年協建,東引大我國中大廈落成,並隨即於9月16日舉行首屆開學典禮。
9月15日,參謀總長賴名湯巡視東引。
12月10日,國防部長黃杰率海軍總司令宋長志等巡視東引防務。
民國60~69年
民國60年
4月,馬祖捕撈黃魚船隊,抵達東引漁區展開作業。
4月2日,中、菲、日、港、星等亞洲5個地區華僑獅子會,在臺北市結盟,並贈送2萬8000元,協助國軍在東引興建「戰鬥獅子村」。
6月16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李定巡視東引。
8月5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苟雲森巡視東引。
9月20日,西引居民陳玉貴攀登懸崖採集海芙蓉,不幸失足喪生。防區軍民發動募捐,共募得1萬500元。
10月29日,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執行官王昇巡視東引。
10月31日,東引發電廠正式供電。
10月31日,指揮官夏超於「萬壽碼頭」(今南澳碼頭)主持東引第一艘遠洋漁船「東興一號」下水剪綵。
12月11日,參謀總長賴名湯巡視東引。
12月18日,因染患麻疹而失明的男童施作智,在國際獅子會中華民國總會眼庫,以及聯合報協助下,完成眼科手術,將可恢復部份視力,重見光明。
12月29日,防區四九一三附四部隊完成「戰鬥獅子村」國宅工程。
民國61年
1月29日,海軍「雲台號」AP- 518交通船首航,行駛臺灣、馬祖、東引,但暫不開放民眾搭乘。
2月1日,本鄉響應連江縣政府愛國獻金活動,共募得8050元。
3月12日,由國際獅子會中華民國總會捐款興建的「戰鬥獅子村」落成,獅子會總監督陳樁葆率19人訪問團前來東引剪綵。
4月3日,漁民林亨炳捕獲3千餘斤巨鯊,軍民爭相圍觀。
4月8日,南竿、北竿、莒光首批漁船17艘,抵達撈捕黃魚。
6月1日,東湧燈塔暫停發光。
8月,奉教育部令,中正國中東引分校與東引國小合併,改制為「連江縣立東引國民中小學」,實施九年國教。
8月7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苟雲森巡視東引,並訪問南澳民眾。
8月24日,海軍總司令宋長志巡視東引。
8 月30日,中共四霜島水鬼趁夜偷襲防區,被風虎堡守軍發現擊退。
9月14日,陸軍總司令于豪章巡視東引防務,慰問官兵。
9月17日,西引島上設軍郵所,定名「第十五軍郵所」。
9月22日,參謀總長賴名湯巡視東引,並向官兵賀節。
11月19日,副總統嚴家淦由副參謀總長王多年上將陪同,巡視東引。
民國62年
2月12日,行政院長蔣經國抵東引,向軍民祝賀春節。
8月1日,東引指揮部公佈自本月起,民用物資包括蔬菜等35項開放由民眾自行經營,並採免稅進口。
9月23日,國防部長高魁元抵達東引巡視防務。
12月11日,行政院長蔣經國巡視東引。
民國63年
3月1日,馬祖電力公司成立,東引發電廠納入管轄。全廠總裝置容量為760千瓦。
3月18日,行政院長蔣經國親筆寫信給東引國中教師林國淦,鼓勵偏遠地區青年回鄉服務。
3月20日,連江縣長張佐鵬首次視察東引鄉政,並攜來1萬2000株樹苗,60公斤樹種。
4月20日,東引指揮部運動場開工興建。
6月22日,行政院副院長徐慶鐘率財政部長李國鼎、內政部長林金生、交通部長高玉樹、政務委員李登輝等30餘人抵達東引巡視。
6月23日,農發會補助興建,飼料廠完工啟用。
9月9日,曾當選馬祖地區傑出青年,年僅30歲的東引旅馬鄉親林其進,甫於當天被任命為東引鄉鄉長,當晚在南竿鄉仁愛村遭中共砲彈擊中,不幸死亡。
民國64年
2月1日,位於南竿、東引間的「東沙」島更名為「南引」島。
3月6日,行政院長蔣經國巡視東引。
6月5日,東引本島連結中柱島之間的「介石橋」動工,由步兵突擊第三大隊負責施工。同年9月完工。
6月12日,陸軍總司令馬安瀾巡視東引。
8月1日,加速馬祖地區漁業發展第四期計畫,東引漁分會徵求漁民建造3噸、10噸級塑膠漁船及玻璃纖維漁船。
11月12日,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王昇抵東引巡視,並攜來行政院長蔣經國訓話錄音帶播放官兵聆聽。
11月17日,陸軍總司令馬安瀾巡視東引防務。
12月,介石橋至南澳碼頭濱海道路完工。介石橋及濱海道路工程經費,除兵工外,共斥資530萬元。
12月26日,地區各界人士發動捐款共計1萬4000元,資助前鄉長王志任赴臺醫病。
民國65年
1 月,「其介如石」勒碑工程完工。
1月6日,天后宮整建工程動工,由防區兵工協建。
1月28日,陸軍總司令馬安瀾抵達東引視察,並主持精神堡壘蔣公銅像揭幕儀式。
4月19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梁鳳彩巡視東引。
5月1日,天后宮整建工程竣工。該廟經地方熱心人士勸募24萬元,及歷任指揮官捐贈51萬元,並派兵工協建,歷時3個月完工。
5月19日,海軍總司令宋長志抵達視導。
5月31日,黃魚季結束,前來作業的21艘馬祖漁船都滿載而歸。
6月3日,行政院長蔣經國由國防部長高魁元、基隆市長陳正雄等人陪同,抵東引與軍民共度端午節。
6月5日,陸軍總司令馬安瀾抵達巡視,並主持新任指揮官涂遂佈達典禮。
7月26日,東引籍「東興二號」漁船在北竿后沃港沉沒,北竿守軍及時搶救。
7月28日,教育部長蔣彥士、農委會主委李崇道抵達訪問,參觀東引國中小及東引農改分場。
9月6日,臺灣省議會議長蔡鴻文率領臺灣省各縣市議會議長組成的秋節勞軍團,抵達東引訪問。
11月14日,馬祖防衛部司令官李明萱巡視東引防務,慰問軍民。
民國66年
1月,連江縣政府辦理東引鄉土地總登記。
1月8日,馬防部司令官李明萱抵達東引巡視,並主持北澳國宅落成暨贈產典禮。
2月20日,行政院長蔣經國在經濟部長孫運璿與海軍總司令鄒堅陪同下,抵達東引視導。
3月30日,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海慶號試驗船抵達東引探測漁區,馬祖漁民10人隨船實習。
4月23日,南竿、北竿、莒光27艘漁船,219名漁民,抵達東引撈捕黃魚。
6月7日,引進首座新式漁探器,安裝於前來東引的南竿津沙村陳仁仙10噸級漁船,協助撈捕黃魚,試驗效果良好。
6月9日,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王昇視察東引,全國各界人士組成的端節勞軍團及影劇界勞軍團共50餘人隨行。
6月12日,參謀總長宋長志抵達東引視察防務。
6月13日,陸軍總司令馬安瀾抵達東引視察防務。
6 月16日,前來東引撈捕黃魚的22艘漁船返回馬祖,連江縣長徐劍寰前往漁港慰問返航漁民。
9月3日,中柱島景觀美化及興建關帝廟工程完工。
9月9日,國民住宅「九棟」完工。
民國67年
1月11日,東引籍漁船「東興五號」在亮島附近海面作業,船底大量進水,被基隆籍漁船「大龍發」拖救至馬祖港,7船員無恙。
2月1日,座落中正堂後方的東湧日報社新址落成啟用。
4月3日,南竿、北竿、莒光26艘漁船,共計194名漁民,抵達撈捕黃魚。
4月10日,馬祖地區第二批共12艘漁船抵達撈捕黃魚。
6月,東湧燈塔復燈,再放光明。
6月8日,東引黃魚汛期結束,馬祖地區前往作業37艘漁船返馬。連江縣漁會統計,今年魚獲量達50餘萬斤,總值3000萬元,約為去年3倍。
7月30日,東湧日報結束手刻油印,改採鉛字印刷。
8月5日,行政院長孫運璿在行政院秘書長馬紀壯等陪同下,抵達東引巡視。
11月15日,南澳地區簡易自來水工程竣工,開始供應民生用水。
民國68年
1月 11日,台視公司演藝人員一行訪問東引國中小學,並拍攝《海闊天空》電視劇,演出林國淦返鄉服務的故事。
1月2日,抗議美國與中共建交,本鄉各界發起愛國獻金運動,共捐獻26萬元。老榮民牟同友個人慨捐10萬元。
2月8日,東引籍運貨漁船「東興七號」在基隆外海發生海難,本鄉民眾林日發等7人遇難,僅劉德寶1人獲救。
3月14日,南澳興建國宅工程適於雨後趕築擋土牆,不幸坍方,士兵陳明聰、郭文益、蘇江輝3人走避不及,壯烈殉職。為悼念3人,該國宅命名為「三義村」。
4月1日,馬祖地區45艘漁船及338名漁民組成龐大船團,抵達捕撈黃魚,連江縣長王恕民親至碼頭送行。
4月13日,總統蔣經國在參謀總長宋長志、海軍總司令鄒堅陪同下,抵達東引巡視。
5 月 6 日,馬祖躍馬1056號漁船,首次使用囊式圍網在東引撈捕黃魚,一網撈獲3500餘斤,締造佳績。
8月22日,指揮官謝久主持東引酒廠擴建工程開工典禮。
9月22日,總統蔣經國蒞臨東引巡視,並在「其介如石」勒石下與指揮官謝久合影。
11月22日,香港籍漁船合興號駛抵東引求救,船長等傷患送醫治療。
民國69年
2月1日,承農發會鼎力支持,在連江縣政府農業改良場之下,設立「連江縣東引農改分場」。
4月11日,南竿、北竿、莒光3鄉共計34艘漁船及247名漁民組成龐大船團,抵達撈捕黃魚。
5月2日,總統蔣經國蒞臨東引避壽,指揮官謝久特準備生日蛋糕,為總統慶賀。
7月18日,總統蔣經國蒞臨東引巡視。
7月29日,斥資1200萬元,東湧酒廠擴建工程竣工。
8月20日,防區第一、第五大隊協建的南澳「三義村」國宅,完工落成。
9月1日,東引國民中小學校附設幼稚園創立。
9月29日,總統蔣經國由參謀總長宋長志、海軍總司令鄒堅陪同,蒞臨東引巡視,並訪問民眾。
12月20日,反共救國軍將大隊、中隊改稱為營、連。
12月28日,東引黃魚收購權開標,由福澳漁產加工合作社得標。
民國70~79年
民國70年
4月1日,南竿、北竿、莒光3鄉共計23艘漁船及175名漁民組成龐大船團,抵達捕撈黃魚。
4月18日,經濟部次長汪彝定視察東引畜牧發展。
5月10日,陸軍總司令郝柏村視察東引。
5月28日,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王昇抵東引,展開端節慰勞活動。
9月1日,東引酒廠出品「千歲酒」、「黃龍酒」、「風濕藥酒」在臺灣發售。
11月1日,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增聘東引守備區指揮官為委員,政戰部主任為顧問。
民國71年
1月9日,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王昇巡視東引。
2月1日,東引鄉各界捐款10萬6000餘元,賑助南竿鄉馬祖村火災災民。
4 月18日,南竿、北竿、莒光3鄉共計8艘漁船抵達撈捕黃魚。
5月12日,東湧日報將雙日刊改成日報,每日出刊四開報紙1張。
5月16日,行政院長孫運璿由參謀總長郝柏村陪同,蒞臨東引巡視。
6月7日,防區歷任指揮官夏超、梁鳳彩、李明萱等一行,抵達東引訪問。
7月1日,斥資1700萬元,兵工協建的東引發電二廠完工。同年9月啟用,總發電量840千瓦,可供全島軍民使用。
9月4日,副總統謝東閔由國防部副部長張國英陪同,蒞臨東引巡視。
9月18日,總政戰部主任王昇抵達東引,提前向軍民祝賀秋節。
11月1日,北澳「東湧水庫」開工,由防區工兵協建。
12月18日,教育部頒佈「東引地區來臺升學優待辦法」,每年保送東引國中直升五年制專科學校4名、高級中學6名,按師範生公費待遇標準,給予公費待遇。
民國72年
2月5日,行政院長孫運璿由參謀總長郝柏村陪同巡視東引。
5月,防區五一部隊完成東引醫院工程。
5月27日,國防部長宋長志巡視東引防務,並向官兵祝賀端節。
6月13日,參謀總長郝柏村及總政戰部主任許歷農視察東引。
7月16日,基隆電信局設立「東引電信代辦所」,提供防區軍民收發電報服務。
8月25日,國防部長宋長志巡視東引防務,並向官兵祝賀秋節。
9月11日,參謀總長郝柏村由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許歷農陪同,巡視東引。
10月,基隆通往東引海纜電傳電報電路完工。
民國73年
2月16日,成立「果菜供銷中心」,統一辦理全島蔬菜、水果運銷業務。
2月25日,國防部長宋長志由海軍總司令劉和謙陪同,巡視東引。
3月,東引鄉公所與民眾服務分社聯合辦公大樓完工啟用,民眾分社舊址將作為菜市場之用。同日,東引警察分駐所也遷入大樓辦公。
3月18日,免費公車舉行通車典禮。
5月,《東引畫刊》創刊,預定每年出版1期。
5月15日,美國世界日報報導,中華民國儲蓄率居全世界第二位,而東引島的平均儲蓄率是臺灣本島的7倍,居全國之冠。據統計,東引島全體居民的儲蓄金額高達7644萬元,平均每人儲蓄金額是9萬6500元。
6月4日,南澳道路舉行通車典禮。
8月23日,國防部長宋長志視察東引。
9月,國防部補助防區架設「電視共同天線」,改善軍中電視收訊。
9月9日,副總統李登輝蒞臨東引巡視,並向軍民祝賀秋節。
10月,東引指揮部籌措50餘萬元,由軍中支援專業人才,並購置「縱橫制交換機」,開辦東引市內自動電話,每台話機裝機費6000元,全鄉裝機率達81.2 %。
10月10日,國防部補助防區架設「電視共同天線」,改善軍中電視收訊。
10月19日,內政部與文建會核定東湧燈塔為國家級古蹟。
民國74年
東引指揮部開放計程車申請進口營業。
1月23日,座落南澳廣場,斥資300萬元的軍郵局完工啟用。
1月29日,參謀總長郝柏村巡視東引。
3月5日,為提高防區官兵士氣,東引指揮部首度開放軍中優秀士官兵家屬前來探親參訪。
3月29日,舉行第一屆軍民自強運動大會。
4月30日,東引酒廠出產的「皇冠百子千歲酒」,榮獲第一屆臺灣地區優良特產食品評鑑會「金牌獎」。
5月1日,12艘南竿漁船抵達撈捕黃魚。
5月20日,行政院長俞國華視察東引。
5月21日,基隆籍漁船宏志一號在東引附近海面遭大陸漁船挾持,由大陸共幹駕船,環繞東引沿海拍攝照片,經宏志一號漁民合力奪槍,共幹跳水逃離,警總頒發獎金表揚。
5月30日,南竿地區生產過剩的蔬菜與小黃瓜共1萬多斤,運抵東引銷售。
7月1日,東湧日報增購設備、擴增版面為6版,並開始向民間發行。
7月7日,中柱港碼頭與東、西引連堤興建工程,正式動工。
7月11日,歷經3年兵工協建,東湧水庫壩體工程竣工。
8月,南澳及北澳候船大樓均興建完成。
9月19日,東湧水庫施放魚苗。
12月8日,東引指揮部斥資500萬元,「志清圖書館」開工興建。
12月20日,東引動物園擴建工程動工。
民國75年
1月12日,中柱港碼頭濱海道路完工通車。
1月17日,參謀總長郝柏村巡視東引。
2月1日,東引指揮部規定,地區商店即日起全部採用公斤制。
2月28日,中午12時20分,天空飄降瑞雪,地區軍民紛紛出外觀賞難得一見的雪景。
3月27日,東引指揮部舉行第二屆軍民自強運動大會。
4月1日,東引指揮部調降特產稅及漁會各項規費,減輕漁民負擔。
4月18日,慶祝蔣經國總統生日,東引酒廠推出「祝壽酒」。
4月23日,東引指揮部公告,准許地區公教機關與公司行號申請進口錄放影機。
4月25日,「全國記者馬祖、東引前線訪問團」參訪東引。
5月10日,東引鄉公所委託港運組舉辦汽機車駕照考試,共21人及格。
5月15日,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許歷農蒞臨巡視。
5月17日,東引欽利米醋參加「中華民國75年優良產品評鑑會」,榮獲「優良食品」。
5月20日,歷時5個月施工,南澳、北澳、獅子村自來水管路正式通水。
5月20日,南澳「民生社區」開工,指揮官王易謙與鄉長陳寶銘共同主持動土典禮。
5月20日,全島軍民矚目的東、西引連堤,在鞭炮聲與軍民夾道的歡呼聲中,正式通車。
5月22日,參謀總長郝柏村巡視東引。
5月22日,為淨化社會風氣,東引指揮部下令,全面管制伴唱機進口,嚴禁官兵前往附設伴唱機之餐飲店酗酒滋事。並規定,各商店應於晚間9時停止營業。
5月25日,地區民眾衛浴設備改善第一期工程,全部完成,嘉惠42戶民眾。
5月26日,鄉公所舉行汽機車考照,路考於附九部隊場地舉行,共計15人通過機車考照,11人通過汽車考照。
6月5日,國防部長宋長志視察東引。
6月14日,教育部長阮大年巡視東引國中小。
6月26日,東引地區特產參加在臺北市世貿中心舉行的「第一屆中華民國優良標記產品展」。
7月1日,軍郵局開辦國際函件及郵包業務。
7月4日,鄉公所發放蚵釣證。
7月25日,國防部長汪道淵巡視東引。
7月30日,參謀總長郝柏村視察東引。
8月3日,新竹市南寮籍金海順十二號漁船在東引外海被不明的流彈擊中,船員一死一重傷。
8月25日,參謀總長郝柏村巡視東引,並訪問南澳民眾。
8月26日,為維護善良風俗,指揮部公布「地區錄影帶申請(進口)管制檢查實施要點」。
9月25日,「華視新聞雜誌」製作小組前來東引,拍攝「海上長城-東引」專輯,於10月7日播出。
10月,全鄉完成裝設消防栓及定點安置消防水管、滅火器等消防設施。
10月16日,東引指揮部開放民間申請經營錄影帶出租店。
10月29日,本鄉男子籃球代表隊參加馬祖地區籃球比賽,榮獲丙組冠軍。
10月31日,志清圖書館落成啟用。
11月6日,臺灣各大專院校校長訪問團一行23人抵東引參訪。
12月28日,電信局設立「東引電信營業處」。
民國76年
1月7日,海軍總司令劉和謙抵達視察。
1月9日,憲兵總司令周仲南抵達視察。
1月16日,參謀總長郝柏村由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許歷農陪同,巡視東引。
2月10日,交通部郵政總局總局長汪承運,視察東引軍郵業務。
2月13日,東引電信營業處開辦電報掛號。
3月1日,配合中柱港興建,白馬尊王廟重建工程開工,由防區指揮官王易謙主持動土典禮。
3月8日,陸軍總司令蔣仲苓抵達視察防務。
3月27日,為慶祝青年節,東引指揮部舉辦為期3天的「第三屆軍民自強運動大會」。
4月3日,台引公司購買的「台引一號」貨船,首航東引,加入海運行列。
4月15日,慶祝總統蔣經國生日,東引酒廠推出祝壽酒。
5月7日,東引指揮部下令管制電視遊樂器進口。
5月13日,東引電信營業處電信大樓舉行動土典禮。
5月14日,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許歷農抵達巡視。
5月16日,國防部長鄭為元視察東引。
5月30日,空軍總司令陳燊齡抵達巡視。
8月10日,臺灣籍漁船順吉六號在東引東南方海域遭中共漁政船槍擊、追趕,船員陳榮和因傷及肺部,送東引野戰醫院急救,不治死亡。
9 月,「東引香醋」榮獲全國秋節食品評鑑金牌獎。
9月14日,東湧日報社製作「東引風情畫」一套8張,正式發售。
9月16日,聯勤總司令溫哈熊抵達巡視。
9月29日,參謀總長郝柏村巡視東引。
10月10日,白馬尊王廟重建完成。該廟經費源於中央基層建設方案撥款170萬餘元,及地方民眾募款250萬餘元,工程歷時7個月竣工。
10月31日,馬祖地區第六屆軍民自強運動大會閉幕,東引鄉獲籃球冠軍、排球亞軍。
11月26日,東湧日報社推出「東引風情」賀卡。
民國77年
2月4日,參謀總長郝柏村巡視防務,視察東西引連堤工程、民生國宅工程,並至南澳街頭拜訪民眾。
2月22日,國防部長鄭為元視察東西引連堤、碼頭工程。
3月20日,「金馬地區新臺幣行使辦法」公布施行,解除金馬地區匯兌限制。
4月9日,物資供應處開始供應洋菸。
5月1日,東引發電廠調降電價,降幅達45%,並追溯至1月起實施。
5月12日,陸軍總司令蔣仲苓巡視東西引連堤、南澳碼頭、民生國宅工程。
6月7日,中柱港碼頭啟用,參謀總長郝柏村主持啟用典禮。
7月1日,東引指揮部將東引自來水廠移交東引鄉公所經營管理。
7月1日,金馬地區貨物入出境規費全面停徵。
7月7日,海軍交通運輸艦正式靠泊中柱港碼頭,防區官兵舞龍舞獅慶祝。
8月27日,東湧燈塔經內政部古蹟評鑑會議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9月1日,朱大姐廟舉行動土典禮,由指揮官馬雲昇主持。
9月19日,總統李登輝由參謀總長郝柏村陪同,蒞臨東引巡視各項政經建設。
10月11日,東湧燈塔引進兩套「霧笛信號系統」,導引航行船隻。
10月18日,東引籍光華號漁船從莒光鄉駛往東引途中,不幸失蹤,船上5位民眾,包括中柳村長馮敬霖在內,均下落不明。
11月18日,馬祖地區首家「彩色快速沖印40分鐘交件」,東海攝影開幕。
11月28日,馬祖島際交通船「慈航輪」,試航抵達。
民國78年
1月1日,實施1年可用5次的「金門馬祖與臺灣地區往返同意書」,並取消手續費。
1月10日,天后宮整修完成,地區信眾舉行盛大的天后巡境、回宮大典。
1月17日,東引電信營業處電信大樓落成,東引鄉市內自動電話正式啟用。東引警察分駐所並於同日遷入大樓辦公。
2月1日,東引指揮部作業組於南澳成立「民眾儲蓄匯兌處」。
2月4日,國防部長鄭為元抵東引,慰勉防區官兵。
2月17日,地區第三艘貨船「東湧二號」,首航東引。
5月18日,星雲法師抵東引弘揚佛法,軍民650人前往聆聽。
5月28日,參謀總長郝柏村巡視東引。
6月5日,國防部長鄭為元巡視東引。
6月16日,歷經9個月餘施工,朱大姐廟(璇璣廟)落成。
6月16日,東引、馬祖地區酒類相互開放進口。
7月6日,東引指揮部修訂宵禁規定,延長商店營業時間至晚間11時。
7月18日,防區指揮官馬雲昇主持遷建關帝廟動土典禮。
8月16日,交通部郵政總局發行「燈塔郵票」,其中包括東湧燈塔。
9月6日,參謀總長郝柏村巡視東引。
9月13日,鄉公所宣布,開放蓬萊米自由進口。
9月17日,歷時3年4個月兵工協建,民生國宅落成。
10月13日,東引與莒光兩島,繼南、北竿之後,開放經由電信局108長途台人工轉接,與臺灣通話。
10月14日,馬祖地區第八屆軍民自強運動大會閉幕,本鄉代表隊榮獲精神總錦標及男子籃球冠軍。
12月19日,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解除各村落宵禁,民眾在村落中活動,不受限制。
民國79年
1月1日,東引對臺灣、金門人工撥接長途電話正式開放。
2月,東引示範公墓完工,並遷移部分墳墓,杜絕濫葬風氣。
3月14日,財政部海關總署同意開放東湧燈塔供遊客參訪。
5月31日,馬祖地區民眾往返臺馬,除役男外,首次以身分證取代入出境同意書。
7月1日,馬祖地區列入第四級離島,公教人員每月可領取「地域加給」9500元。
8月10日,總統李登輝蒞臨東引巡視,並主持東引發電三廠按鈕啟用儀式。
8月15日,東引鄉體育館動工,由防區兵工協建。
9月24日,國防部長陳履安視察東引,並致贈防區官兵秋節加菜金。
10月2日,陸軍總司令黃幸強抵達巡視。
11月17日,燕秀海水游泳池、東引鄉公所大樓舉行動土典禮,由防區兵工協建。
11月28日,西引東澳水庫舉行動土典禮。
12月2日,東引指揮部於忠誠門設置「東湧醫療站」,就近為軍民服務。
12月13日,「西引醫護所」成立,開始為西引軍民提供醫療服務。
民國80~89年
民國80年
1月31日,參謀總長陳燊齡巡視東引。
2月23日,東引指揮官劉寧善主持「反共救國軍歷史文物館」整建動土典禮。
3月19日,寄籍基隆市八斗子漁港的高雄籍漁船興南億號,在東引島東北方海面作業時,遭大陸海盜搶劫。
3月29日,電信局於島上裝設4具卡式長途直撥電話亭,開放東引單向直撥臺灣電話,防區官兵大排長龍。
5月1日,馬祖防衛司令部宣布,馬祖地區實施臨時戒嚴。
5月12日,行政院長郝柏村率各部會首長等一行30多人巡視東引,並主持中柱島感恩亭及蔣經國銅像落成儀式。
5月20日,斥資300萬元,東引鄉自來水廠辦公大樓竣工。
6月6日,反共救國軍歷史文物館整建工程完工。
7月,東引鄉公所新建大樓落成啟用。
7月,西引清水澳「忠義廟」重新整修,由防區官兵協建。
8月6日,地方人士發起的「賑濟大陸水患災胞募款活動」結束,共募得19萬8000元。
9月,本鄉民間互助會發生嚴重倒會連鎖效應,估計倒會金額在3000萬元以上。
9月10日,東引軍郵局開辦傳真郵件,東引電信營業處停辦電傳電報業務。
民國81年
1月1日,連江快輪首航東引,並舉辦慶祝酒會,受到防區軍民熱烈歡迎。
1月1日,東引國民中小學校附設幼稚園大樓落成啟用,並舉辦園遊會及親師座談會等活動。
1月20日,海軍總司令葉昌桐視察東引。
1月26日,參謀總長劉和謙視察東引。
5月28日,參謀總長劉和謙視察東引。
5月28日,國防部中國電影製片廠工作人員抵達,拍攝《今日東引》,增進僑胞對東引了解。
8月1日,因出海採拾淡菜而溺水的鄉民柳金桃,經防區官兵協助搜尋,尋獲遺體。
8月4日,「金馬安輔條例通過」通過後,行政院長郝柏村由經建會主委郭婉容、交通部長簡又新、新聞局長胡志強及福建省主席吳金贊等官員陪同,視察東引。
8月22日,參謀總長劉和謙巡視東引。
8月24日,東引民眾組成的「東湧超市隊」,榮獲南竿地區舉辦的第一屆「寶麗晶杯籃球賽」冠軍寶座。
9月10日,國防部長陳履安視察東引,並向防區官兵祝賀秋節。
10月30日,臺灣與馬祖間光纖海纜接通,開放國內及國際長途直撥電話,東引電信邁入新紀元。
11月4日,配合臺馬光纖海纜雙向直播系統竣工,東引軍郵局辦理通儲連線作業,開辦「信兌入戶信匯」等9項業務。
11月7日,「金門、馬祖、東沙、南沙地區安全維護輔導條例」開始實施,並解除臨時戒嚴,金馬地區撤銷戰地政務,實施地方自治。東引指揮部所屬物資處與酒廠辦理移交,由連江縣政府接管。
11月17日,連江縣警察局依據「衛星電視信號接收器材設置使用管理規則」,公告接受「大耳朵」申請。
12月1日,馬祖電力公司公布,馬祖地區本月起調降電價,計費與臺灣地區相同,平均調幅為40.4%。
民國82年
1月9日,參謀總長劉和謙巡視東引防務。
3 月,東引鄉自來水廠併入連江縣自來水廠。
4月22日,東引衛生所新建大樓開工,由防區兵工協建。
5 月7日,東湧船舶運輸公司成立,結束臺灣與東引間長達18年漁船替代貨輪時代。
6月,本鄉首座海水游泳池「燕秀游泳池」完工啟用。
6月14日,國防部長孫震巡視東引。
6月17日,總統李登輝由參謀總長劉和謙、參軍長林文禮及總政戰部主任楊亭雲等人陪同,三度蒞臨東引訪視。
7月1日,電信局開放金馬地區無線電呼叫器服務。
7月1日,東引鄉調整自來水價格,與南竿收費相同。
7月1日,東引軍郵局開辦各種郵政保險服務。
8月,東引鄉衛生所大樓竣工啟用。
8月10日,「新愛之船」試航東引-南竿航線。
8月30日,東湧二號滿載貨物從基隆駛往東引途中,晚間9時發現船艙漏水,隨即沉沒,9名船員於次日凌晨被海軍軍艦救起。船上貨物損失約600萬元。
9月9日,東引綜合運動場竣工,防區舉行九九隊慶暨軍民運動大會。
10月1 日,《釣魚人》雜誌以東引釣場作為封面,用20頁篇幅、 4頁彩色圖片,專題介紹東引釣場。
10月14日,防區兩棲連一艘海龍快艇因機械故障,致漂流被大陸漁船拖救至福建黃岐。經海基會與紅十字會協助,該快艇與船上駕駛蔡政達,於10月19日安全返回東引。
民國83年
2月1日,馬祖日報電腦化編排,同步傳真至東引印刷發行。
4月1日,由於不滿薪資結構調整案一再拖延,東引酒廠全體員工發動怠工,全面停止生產,以示抗議。
5月12日,防區駐軍向闖入禁止限制水域的大陸拖網漁船實施驅離射擊,造成大陸漁民1死1傷。東引指揮部賠償死者6萬元撫慰金。
6月7日,國防部長孫震巡視東引。
6月10日,參謀總長劉和謙視察東引。
6月17日,歌星方季惟蒞臨東引勞軍演出2天,引爆防區官兵熱情。
8月2日,東引發電三廠新增機組啟用。
10月15日,北澳村莊路燈完工啟用。
11月1日,東引加油站大樓及油槽竣工,正式營業。
11月13日,東引首家旅社「賓輝旅館」開張。
民國84年
1月7日,參謀總長劉和謙視察東引。
1月10日,國防部長蔣仲苓由陸軍總司令李禎林陪同,巡視東引。
2月1日,金馬地區各島駐軍成立「副食品供應站」。
2月11日,防區駐軍實施驅離射擊,1名大陸漁民不幸被流彈擊中,送往東引醫院醫治。
3月1日,東引漁民代表20多人與南竿漁民代表、民意代表共40餘人,在立委曹爾忠、鄉長林日福、縣議員陳杭輝等率領下,在臺北市遊行、抗議政府長期無力解決大陸漁船炸魚,並前往行政院、立法院、警政署、國防部及農委會等中央部會陳情。
3月19日,保七總隊「巡護一號」警艇,首次抵達東引海域巡邏。
4月12日,因不滿大陸漁船頻頻越界,在近海拖網破壞漁場,10餘名東引漁民於夜間駕駛3艘漁船,以汽油彈攻擊大陸鐵殼船,爆發有史以來最激烈的海上自力救濟事件。
5月3日,東引鄉公所公告,即日起瓦斯供應開放民眾自由經營。
6 月,連江縣政府斥資300萬元,興建完成中柱港漁船專用浮動碼頭。
6月22日,東引國中14位應屆畢業生,由空中警察隊2架直昇機協助載送,順利前往南竿參加馬祖高中招生會考。
7月14日,金門快輪首航抵達中柱港,大批旅客上岸遊覽。
7月17日,東引鄉老人休閒活動中心啟用。
8月9日,大陸海協會來函,指責東引駐軍於8月6日凌晨於西引島附近海域,槍擊「手無寸鐵」大陸漁民致死,要求我方賠償。
8月17日,中共東海二次演習,東引受媒體關注,台視及TVBS均派員前來採訪報導。
9月3日,歷經3任指揮官、2屆鄉長,斥資1400萬元,東引鄉體育館落成啟用。
9月4日,佛光山釋心定法師等一行假幼稚園一樓舉辦法會,佛教團體首次蒞臨弘法。
10月7日,臺北縣萬里籍漁船在東引外海遭不明國籍貨櫃輪撞沉,船上4位漁民被附近作業漁船救起。
11月19日,新黨立法委員王建煊從北竿包船前來東引,為新黨提名的立法委員候選人曹原彰拜票造勢。
11月24日,保七總隊總隊長楊子敬親自率領巡護艦出海,在東引外海緝獲1艘大陸越區作業漁船。
12月10日,斥資1000餘萬,開馬祖地區風氣之先的「金東來保齡球館」開張營業。
12月17日,海軍交通船AP-524靠泊中柱港發生纜繩斷裂意外,被迫船艉朝內,呈反方向停靠,因東北風強勁,拖駁艇無法將船拖出。3天後,海軍派大型拖船前來拖離。
民國85年
1月24日,防區兵工協建「安寧廟」落成。
2月9日,行政院新聞局補助15萬元,改善北澳村與獅子村電視收訊。
2月11日,海軍總司令顧崇廉上將搭乘專艦抵達巡視,提前向官兵賀節。
6月20日,東引鄉體育館整修工程完工。
8月31日,總統李登輝由參謀總長羅本立、交通部長蔡兆陽、立委曹爾忠等人陪同,第四度蒞臨東引巡視。
9月5日,「連江壹號」快輪首航東引,連江縣長曹常順隨船抵東引訪視。
9月20日,由連江縣政府社教館主辦,馬祖文工隊策劃演出的月光晚會,在東引鄉公所前廣場舉行,吸引兩百多位民眾觀賞。
10月25日,東引酒廠創建35週年,舉辦慶祝酒會等活動。
10月28日,因防區火砲射擊,引發恩愛山火燒山,延燒面積達3萬平方公尺。
11月25日,連江縣衛生局依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對東引發電廠管線破裂,污染東湧水庫,處3萬元罰鍰,並要求限期改善。
民國86年
3月2日,大陸來引定居民眾林文敏不幸發生海難,東引鄉公所隨即為其子女發起募捐,設立教育基金。
3月28日,海軍AP-523交通船從基隆駛往東引,凌晨1時許行經臺北縣石門外海時,遭韓國籍瓦斯輪SUNNY GAS號撞擊,經保七警艇前往救援,船上5百多位軍民全部平安送往同行的另一艘海軍AP-526交通船,次日上午安抵東引。
4月10日,配合東引指揮部要求,本鄉各商店共同簽署「反賒欠」公約。
5月6日,東引指揮部公布開放海釣管制要點,配合發展娛樂漁業。
6月9日,東引鄉公所為慶祝端午節,於中柱港舉辦划船比賽。
7月1日,東引鄉農會正式併入連江縣農會,並成立連江縣農會東引辦事處。
8月3日,東引發電三廠附近1座軍方彈藥庫,因黃燐彈不慎燃燒爆炸,造成全島停電,並引發臺灣各大媒體連日報導。監察院隨即組成專案調查小組,於8月7、8兩日趕赴現場會勘、調查。
8月11日,國防部正式開放東引發展娛樂性漁業。
9月9日,防區官兵舉辦園遊會、籃球賽等活動,慶祝「九九隊慶」。
9月11日,教育部補助1000萬元興建,東引鄉圖書館正式啟用。
9月13日,臺馬輪正式首航,靠泊中柱港。
11月,泰山府與蕭大王廟由防區兵工整建完成。
民國87年
1月10日,連江縣長劉立群上任後,首度造訪東引。
3月20日,有線電視透過光纖海纜完成連結,本鄉民眾可與南竿同步收看有線電視節目。
3月31日,新廈裝潢完成,東引鄉戶政事務所從東引鄉公所遷入新址上班。
5月1日,連江縣地政事務所人員進駐東引鄉公所,辦理土地總登記。
7月17日,國防部公告東引島週邊低潮線向外延伸4千與6千公尺以內水域為禁止與限制水域,並自6月24日起生效。
7月25日,德安航空公司直升機試飛北竿-東引航線。
8月27日,亞太航空公司直昇機試飛北竿-東引航線。
10月3日,東引鄉公所主辦「假日文化廣場民俗活動-燒塔」,由樂華、中柳兩村進行比賽。
10月4日,連江縣社教館假中正堂舉辦「張龍雲暨普羅室內樂團音樂會 」。張龍雲乃東引旅臺鄉親,任教國立藝術學院。
11月5日,臺北-東引直昇機臨時航線正式起飛,單程票價為4800元。
11月6日,警政署長丁原進由連江縣長劉立群、立法委員曹爾忠等人陪同,搭乘直昇機抵東引訪視。
民國88年
1月1日,德安航空直昇機「連江號」首航。
1月1日,東引軍郵局實施郵件投送到家服務。
1月22日,「東引深度之旅」網站開張。
2月5日,連江縣釣魚協會於東引成立,鄉長林日福獲選為首任理事長。
3月31日,「金航輪」首航東引,福建省主席顏忠誠由連江縣長劉立群、立法委員曹爾忠及國大代表陳雪生等人陪同,乘船抵東引訪視。
4月9日,桃園縣長呂秀蓮,由連江縣長劉立群陪同,蒞臨東引參訪。
4月10日,連江縣釣魚協會舉辦「88年度第一屆釣魚比賽」。
4月25日,行政院文建會與連江縣政府主辦,東引鄉公所負責執行的「地方傳統美食展」,於十二棟街道舉行。
5月5日,參謀總長湯曜明視察東引。
5月6日,鄉長林日福率參訪團抵達金門,並拜會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
5月15日,行政院文建會與連江縣政府共同舉辦的「88年度連江縣文化節」,於中正堂演出「福州戲曲大家唱」。
6月3日,臺中縣后里鄉鄉長吳州孝率參訪團蒞臨東引訪問。
6月19日,連江縣水產試驗所於中柱港放流5千尾黑鯛魚苗。
7月1日,連江縣港務處成立中柱港東引站,港埠管理業務由軍方移交連江縣政府接管。
7月2日,行政院顧問姚高橋訪視東引漁港與碼頭作業環境,並了解大陸漁民侵擾地區海域狀況。
7月21日,總統參選人宋楚瑜抵東引拜票,受到民眾熱烈歡迎。
7月24日,本鄉人瑞林殼妹歡度90大壽,宴請全鄉各家戶,防區軍民首長均前往祝壽。
8月23日,中華電信公司代表與連江縣長劉立群、立法委員曹爾忠等,抵東引參加「臺馬第二條光纖海纜佈放動工典禮」。
9月1日,東引鄉圖書館改為下午、晚間開放,當晚並舉辦「社區親近圖書館活動」。
11月10日,東引鄉公所完成北澳村與獅子村播音系統。
11月24日,海巡部司令金恩慶抵達視察。
11月26日,副總統連戰由立法委員曹爾忠陪同,蒞臨東引訪問。
12月11日,連江縣政府與德安航空公司簽訂合約,試辦每日1航次直昇機往返東引-北竿及莒光-北竿。
民國89年
1月1日,連江縣保齡球協會於東引鄉正式成立,鄉長林日福當選主任委員。
1月4日,國防部長唐飛視察東引海巡部隊。
1月28日,參謀總長湯曜明巡視東引。
3月11日,連江縣釣魚協會舉辦「千禧年磯釣邀請賽」,並假東引鄉圖書館舉辦「魚拓展」。
3月20日,基隆漁船鑫大發21號東引附近海域擱淺,由於風浪太大,船員棄船,均平安獲救。
3月31日,中柱港升降棧橋工程開工。
4月16日,連江縣議會訪問東引,並舉辦「小三通廣徵民意座談會」。
5月8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搭乘直昇機抵東引謝票,受到民眾熱烈歡迎。
6月17日,金曲獎最佳方言演唱人「豬頭皮」朱約信,搭配4人樂團,晚間在學校廣場舉辦熱門音樂演唱會。
7月1日,臺馬輪開始試辦「一週六航次」,東引對外交通大幅改善。
8月10日,海岸巡防署副署長游乾賜視察東引,本鄉漁民20多人舉白布條抗議政府無力護漁,要求儘速進駐警艇。
8月16日,海洋巡防總局長鍾桐生巡視東引,並接受本鄉漁民陳情。
8月24日,海巡署北部機動隊900噸級「謀星號」巡護艦抵達東引,與馬祖海巡隊警艇輪流進駐,執行海域巡邏任務。
10月4日,連江縣運動大會保齡球賽,在本鄉金東來保齡球館開打。
10月11日,連江縣運動大會圓滿結束,本鄉代表隊榮獲社男乙組徑賽冠軍、田徑總亞軍、體委會主委獎、國小組籃球賽冠軍等佳績。
10月24日,由連江縣議員劉家國製作,鄉長林日福經費贊助,大輿公司印製的東引島第一張標準地圖出爐,每張零售20元。
10月24日,斥資400萬元,由舊鄉公所大樓整修裝潢完成的東引鄉民代表會會館落成啟用,連江縣長劉立群蒞臨主持剪綵。
12月29日,巡防總局第十海巡隊東引分隊,在樂華村1號舉行掛牌儀式,正式成立。
民國90~99年
民國90年
1月18日,東引鄉公所委外製作觀光摺頁「東引傳奇」完成,首版2000份。
2月21日,斥資1300餘萬,軍事據點「東海雄風」景觀工程完工。
3月1日,馬祖日報社首派陳其敏為東引鄉專任記者。
3月1日,設有觀景平台、涼亭和桌椅的樂華村景觀工程竣工。
3月10日,東引鄉公所多媒體簡報室對外開放,供外來遊客欣賞東引風情。
3月16日,連江縣婦女會率南、北竿及莒光百餘名鄉親抵東引參訪。
3月19日,知名作家桑品載發表新書《岸與岸》,於東引舉辦簽名會。
3月27日,三級古蹟東湧燈塔舉行修護開工典禮。
4月9日,海巡署海岸巡防局總局長鍾桐生抵東引,勘查分隊廳舍預定地。
4月20日,樂華村景觀改善工程完成驗收。
4月25日,兩名臺籍釣客在東湧燈塔「太白天聲」下方岸邊不慎墜崖,1死1重傷。
5月2日,中華電信進行ADSL設置,東引正式步入寬頻時代。
5月25日,閩珠壹號快輪首航東引,為開闢離島航線暖身。
6月20日,東引鄉長林日福因肝腫瘤病逝,得年46歲。
7月23日,中國大陸「閩連漁0389號」漁船在東引海域遭商船撞沉,造成11人落海,2人失蹤。
8月2日,東引警察分駐所加蓋工程完工。
8月15日,東引中柱港升降棧橋完工啟用。
9月3日,東引海水淡化廠舉行動土典禮。
10月10日,東湧運動場進行整建,設置國際標準PU跑道。
11月23日,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東引管理站及遊客服務中心工程發包。
12月3日,東引白馬尊王廟周邊景觀工程動工。
12月13日,東引老人活動中心新建工程完成發包作業。
12月31日,東引白馬尊王廟周邊景觀工程完工。
民國91年
1 月22日,國防部長伍世文視察東引防務。
3月6日,東引殯儀館新建工程完成發包作業。
4月1日,歷時3年編纂,《東引鄉誌》出版。
6月17日,東引旅部管制性開放一線天、國軍歷史文物館、安東坑道、燕秀潮音4觀光景點。
6月22日,斥資300萬,東引中正堂重新裝潢。
6月27日,海巡署長王郡抵東引,勘查海巡分隊廳舍預定地。
7月4日,東引三義村社區公園完工。
7月14日,東引國小李潤政同學榮獲第二屆總統教育獎。
8月27日,馬祖酒廠東引廠舉行新任經理佈達典禮,林金聚就職。
9月17日,90年連江縣運動會唯一在東引鄉舉行的保齡球比賽,於「金東來保齡球館」開打。
10月14日,東引老人活動中心啟用。
11月20日,東引海淡廠開始試運轉,日產水400噸。
12月2日,國軍桃園總醫院支援東引專科門診正式實施。
12月20日,東引海域發生臺籍釣客落海意外,1死1失蹤1輕傷。
民國92年
1月15日,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東引管理站及遊客服務中心新建工程完工。
2月11日,臺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抵東引參訪。
2月25日,金門縣議會一行20餘人抵東引參訪。
4月16日,東引殯儀館新建工程完工。
4月30日,斥資1億1000餘萬元興建的東引海水淡化廠,舉行剪綵啟用典禮。
6月15日,行政院勞委會主委陳菊、教育部次長范巽綠等一行,抵達東引訪問。
7月18日,東引鄉公所舉辦生態夏令營,30餘學員探索馬祖動植物之美。
8月13日,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規劃發包的中柱島景觀改善工程完成整修。
9月9日,東引鄉92年度軍民運動大會,在東湧運動公園隆重開幕。
12月3日,應地方觀光發展需求,東引軍方同意管制性開放西引東澳及文化走廊等海岸景點。
12月10日,東引鄉圖書館獲臺灣地區92年度公共圖書館營運績優第一名,並獲頒10萬元獎金。
12月23日,東引酒廠設立展示中心。
民國93年
1月7日,東引安東坑道整修完工。
6月13日,行政院衛生署補助1900萬元,新建東引衛生所。
6月18日,連江縣長陳雪生、議長陳振清、立法委員曹原彰及東引地方代表等,共同會勘東湧燈塔百年慶活動地點。
6月24日,東引島燈塔百年慶宣傳活動展開,於臺北圓山飯店召開記者會。
7月5日,東引島燈塔百年慶活動隆重登場,吸引國內外平面、電子各大媒體約50位記者前來採訪。
8月14日,俗稱「Ha-Lu-Lu」的東引淡水蟹經專家比對,確定是南海溪蟹屬,並為特有種。
9月 25日,一名臺籍婦女參加東引自行車越野活動,因剎車失靈,頭部撞到樂華村觀景台的木質長椅,送醫不治。
12月7日,連江縣工會設立東引服務處。
民國94年
1月1日,擔任陸軍二九八旅旅長的東引鄉親陳寶餘晉升少將,為本鄉出身的首位將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