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小雨 靄  溫度:19℃ AQI:100  風向:北 風力:16級 南竿雲高:400呎 能見度:2000公尺 北竿雲高:600呎 能見度:3000公尺
馬祖資訊網論壇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生活文化友善列印



張貼者
島民 
資深會員 


註冊 : 2009-03-28
發表文章 : 92
掌聲鼓勵 : 405

發表時間 : 2013-07-07 06:40:50
FORM: Logged


島民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島民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國共戰爭下的悲情 --閱讀人次 : 7224

北礵島,總面積1.88平方公里,和台灣馬祖東引島相距僅17海浬,島上居民多以捕魚為生,民風純樸。我的童年記憶留在了這個島上。好天氣時,從北礵島看東引相當清晰.小時候,媽媽跟我們說:你外公,外婆,舅舅都在那島上,多麼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和他們見面!近在咫尺,卻不能見上父母雙親和弟妹一面,對我母親來說,這是多麼殘忍的一件事!我們村子裡有一個獨居老人,人們都叫他”外地伯”。自我懂事開始,外地伯就一個人居住。他家裡最顯眼就是掛在柱子上的一張相片。相片中是一對年輕人的婚紗照,男著西裝革履,女穿著一件白色的婚紗。顯得特別亮眼。在那八O年代初民風保守的島上,這張現代式的婚紗照無疑吸引了村子裡很多人到外地伯家爭相目睹。我問外地伯:「相片中這對年輕人是誰?」他說:是他兒子和兒媳婦,從台灣寄回來的。至於他兒子怎麼去台灣?我也沒詳問,我想這張相片應該是外地伯唯一的精神支柱吧!
一九九五年我隨母親定居台灣,認識了外地伯的兒子施大哥。才了解他們父子間悲歡離合的往事。施大哥是北礵旅台協會的會長。我們從北礵遷居到台灣的同鄉,自然是無話不談。
施大哥四歲在北礵時,由於生了一場病,左眼不幸失明了,1952年,北礵島上還駐扎國軍海保部隊。當時北礵和東引時常有軍船交通往返。外地伯有個親妹妹嫁到東引,於是有一天外地伯托一個海上部隊的朋友把才六歲的施大哥帶到他妺妹家玩一段時間,沒想到不久,北礵島就被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外地伯就和他兒子從此咫尺天涯。
才六歲的施大哥來東引後有家不能回,寄人籬下鬱悶的心情可想而知。每當受到姑媽誤會時,八九歲的施大哥遙望著北礵島方向總是痛哭流涕,向他父母訴說心中無比的委屈。今年已68歲的施大哥和我吃飯時,每每提起這段傷心往事,總是老淚縱橫。不禁讓聽者動容。為了緩和他的情緒,我忙打圓場說:”我在北礵時看東引,現在是在東引望北礵。顯得特別近!”
1988年,施大哥帶著兒子和孫子终于踏上了北礵島,见上了日思夜想的父親,父子倆抱頭痛哭。將近半個世紀父子倆才見上一面,村子裡圍觀的人都不禁為他們倆父子重逢流下感動的淚。施大哥帶著台灣的太太,兒子,孫子一大票人回來,總算慰藉了外地伯長年孤寂的心!施大哥的母親已作古多年,無法享受這麼感人的天倫場面,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
一九四九年國共戰爭,造成多少兩岸親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人倫悲劇!我母親,施大哥比起許許多多兩岸永遠天人永隔的親人來說,算是比較幸運點了!
衷心希望兩岸從此無戰爭,世界永遠和平!
寫於2013年7月1日施大哥從台北到東引拜訪我的第3天。



  已有 18 位網友鼓勵
別人不是聽你說了什麼,而是看你做了什麼.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6
掌聲鼓勵 : 34093

發表時間 : 2013-07-08 03:14:57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四霜島(北霜是四霜島主島)與東引、南北竿衛星地圖



百度百科:
四霜列島地處台灣海峽西北面,由北霜、南霜、東霜、西霜、白霜、紅霜、秋霜等 2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北霜島面積1.88平方公裡,人口2800多,地理位置最為顯要,正處閩東漁場中部,靠近東引島,扼閩浙海上交通之要道,島上不但有駐軍觀察所,而且國家海洋站和上海導航局都在北霜島設點觀測海紋和氣候情況。北霜島靠近霞浦和三沙,與霞浦縣城相距20海裡,與三沙鎮相距為14海裡,與東引島相距僅17海裡,與西洋島相距15海裡。



  已有 9 位網友鼓勵
~站長Line ID:0932354724  ~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劉家國 
資深會員 

劉家國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4-01-20
發表文章 : 1361
掌聲鼓勵 : 8051

發表時間 : 2013-07-10 01:15:59
FORM: Logged


劉家國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劉家國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島民wrote:
1952年,北礵島上還駐扎國軍海保部隊。當時北礵和東引時常有軍船交通往返。外地伯有個親妹妹嫁到東引,於是有一天外地伯托一個海上部隊的朋友把才六歲的施大哥帶到他妺妹家玩一段時間,沒想到不久,北礵島就被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外地伯就和他兒子從此咫尺天涯。

 北霜島是四霜列島的主島,民國38年(1949)大陸淪陷,國民政府於民國39年12月在南竿島成立「馬祖行政公署」,下設南竿、北竿、白肯、東湧、四霜、西洋、浮鷹、岱山等八區,每區設區公所,設署於牛角村(現復興村)。由此可見,民國39年四霜列島仍屬我國實際管轄。
 上文寫說,1952年(民國41年)北霜島(又常寫為北礵島)還駐紮海保部隊,不久被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這裡的「不久」,到底是什麼時候?
 經查馬祖的文史資料,只有《莒光鄉志》記載:「民國40年7月27日 共軍機帆船10餘艘,載運約400餘人,再次進犯西洋島,我游擊隊60餘人及西洋區長李貴漁、四霜區長王振基,全部壯烈犧牲,但共軍旋即撤離。」而大陸的《連江縣志》記載:「人民解放軍八十四師二五一團第二次解放西洋、浮鷹兩島,不久再次退出。」
 民國38年後,國共歷經多次西洋、浮鷹和四霜諸島的爭奪戰,民國40年7月是第二次共軍攻佔後又退出,海保部隊再進駐。
 《莒光鄉志》記載:「民國41年12月 海軍總部完成閩東沿海(平潭以上),含馬祖列島、白犬列島、東湧島、四霜列島、岱山、西洋、浮鷹各島兵要地誌調查表。」
 可是到了民國42年7月13日大陸《連江縣志》記載:「人民解放軍第三次解放西洋、浮鷹島,次年8月,福建省委通知劃給霞浦管轄。」這段記載中,並沒有提到四霜和岱山,但馬祖的《連江縣志》記載:「42年8月15日馬祖行政公署撤銷,改制閩東北行署,陳拱北任行署主任。」閩東北行署的轄區只剩下南竿、北竿(含高登、大坵)、西莒、東莒和東引。因此研判,四霜列島也是在民國42年7月13日陷共。
 遍查文史資料,四霜列島在兩岸歷史中記載甚少,無足輕重,至於島上的人民,因國共戰爭所遭受的生離死別,諸多苦難,更是乏人聞問了。

北霜島是福建沿海的釣魚勝地,吸引包括大陸及台灣的很多釣友組團前往搏魚。(照片出處:大陸網站「北方海釣俱樂部」)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島民 
資深會員 


註冊 : 2009-03-28
發表文章 : 92
掌聲鼓勵 : 405

發表時間 : 2013-07-10 09:10:02
FORM: Logged


島民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島民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在北礵時,聽長輩們說:解放軍1953年占領了北礵島。 那年四礵島沒有淪陷的話,中華民國最北的領土是四礵島的鼓峰礁,而不是東引的北固礁。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別人不是聽你說了什麼,而是看你做了什麼.
劉家國 
資深會員 

劉家國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4-01-20
發表文章 : 1361
掌聲鼓勵 : 8051

發表時間 : 2013-07-10 20:23:14
FORM: Logged


劉家國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劉家國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事實上,如果不是東引81位民眾組成的「東引守備中隊」,從民國42年到44年,固守了15個月,東引的命運很可能跟四霜列島一樣,早就陷共了。

 民國42年11月,駐守東、西莒及東引之海保部隊(亦稱「東海部隊」),奉命移防金門整編,東引防務頓時形成真空狀態。馬祖守備區指揮官何俊少將下令,由東引當地自行召集年富力壯民眾81人,組成「東引守備中隊」,派林守淑(林良淦校長之父)擔任中隊長,東湧區長陳家錞任副中隊長、林英任指導員,中隊下分3個區隊,接收東海部隊遺留下來的武器彈藥,負起艱鉅的保鄉衛土任務。

 這支倉促成軍的民間武力,成員中不少參加過抗日戰爭,身經百戰的解甲軍士,在此後的15個月中,從未領過政府糧餉,完全自費從軍。

 由於東、西引兩島面積4.3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21公里,以僅有的81名戰鬥人員,要訓練、站哨、巡邏,又要下海捕魚,上山種菜,以求自給自足,如此艱苦情況下,能夠保住東引,真是託天之福。家父曾說,為了達到欺敵的目的,當敵船靠近時,一挺機槍從一座山頭打完幾發,再搬到另一座山頭射擊,讓敵人誤以為東引火力強大。

 民國44年3月,陸軍八十四師接防馬祖列島,正規軍進駐東引,「東引守備中隊」完成任務,每人獲頒一張「守土有功」獎狀,解甲歸田。

 這一段幾乎被遺忘,81位鄉民自費守土的光榮事蹟,民國81年1月16日因林利鑾等人發動聯名陳情,要求國防部酬慰前「東引守備中隊」81名老兵及其眷屬。塵封將近40年的歷史,始重獲各界重視。

 不過,由於陳情人少勢弱,並未獲得國防部的任何補償,而81人中,包括家父在內,過大半都已去世,而他們的「守土有功」光榮事蹟,也只能寫在東引鄉志,供後人追思和感念了。

(以上資料來源:東引鄉志)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