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時多雲 溫度:22℃ AQI:64  風向:北 風力:15級 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生活文化友善列印



張貼者
kingfisher 
資深會員 


註冊 : 2004-08-19
發表文章 : 1137
掌聲鼓勵 : 1002

發表時間 : 2009-05-31 17:31:09
FORM: Logged


kingfisher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kingfisher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說金門與馬祖 --金門日報(作者吳鈞堯) --閱讀人次 : 3081

金門、馬祖的地理位置,分別在福建的南、北,同屬戰地,都受戰地政務管轄,金、馬的命運常被勾聯在一起。比如民國七、八十年間,金馬有志人士,常會合抗議,為金馬居民喉舌,爭取權力。綠色執政時代,金、馬同被邊緣化,金、馬成立獨立國,或者金、馬再加上澎湖,成立聯合公國,更常有所聞。金門、馬祖常被掛在嘴邊,災難相同、命運與共,然而我好奇,金、馬關係,真如字義上緊密嗎?

「金門、馬祖」因戰地背景,多年來稱謂緊密聯繫,事實上,多數金門人沒去過馬祖,多數馬祖人也沒到過金門,「金馬」只是掛名的兄弟。很多人以為馬祖就在金門上面一點點,蓋個橋,可直達;或搖小舟,唱幾首歌,便能遙見島影。然而,金門到馬祖、金門到高雄,幾乎等距。這是多遠?近三百公里,而且無法直達,得透過台灣中轉。

金門跟馬祖相似的環節不少。清朝為了遏止民間支助鄭成功,頒布「遷界令」,金、馬同樣受創,居民遷離故居數十年,再回鄉,已是滿目瘡痍。國軍退守金、馬,在兩個島施行正名政策,舉凡俗氣的、俚語的、不雅的,盡皆改名,馬祖莒光島,形似蹲踞在閩江口外的小狗,舊稱東犬、西犬,合稱白犬,而今改為東莒、西莒,合稱莒光。金門島地名的由來,有根據形狀、位置或用途,以閩南語為其命名,軍隊駐守以後,叫不來或覺得不雅,行文內政部更改,如痲瘋礁改名建功嶼、虎仔嶼改為猛虎嶼、鼠嶼改為獅嶼、蚵殼墩改作復國墩等。也有覺得民眾名字不雅,把「薯」改作「慈」、「豬」改作「珠」、「憨」改為「光」等。驗證改名的邏輯,不外是軍國主義跟優越感作祟,從命名上,撕裂跟過去的聯繫。黃振良曾指出改名的疑慮,「將不雅的名字改為好聽好叫的文音雅字,原是一樁美意,但地名的更改有時候會使人失去摸索尋找的方向……許多這段期間更改名字的軍人或民眾,在過後之兩岸親友搜尋時,常因一方改名而平白喪失了與親人相會的時機,誰又能知道,未來的史學家們在整理這半個世紀的檔案時,是否會因為一些地名的變更,而誤入今人無意中設下的陷阱」。這個陷阱,金門、馬祖倒是一起踏進去了。

金湖鎮「花蛤節」已舉辦多年,馬祖東莒也有「花蛤節」。提地方節慶,不可不提發起的由來。九○年代以降,「地球村」成了耳熟能詳的辭彙,很多人歌詠地球一國、世界一家的榮景,但國與國、城市與城市、鄉鎮與鄉鎮,環環相扣就是好事嗎?「全球化」帶來「均一化」的危機、競爭力喪失的窘境,政府跟社區紛紛投入地方營造,盼能在均一化的單調裡,發揚自己的特色。金湖鎮跟東莒的「花蛤節」以及其他地方節慶,都在同樣環境中被創造出來。

二○○八年七月底,我造訪東莒時,正值花蛤節。規模不大,群眾不多,主辦單位卻不減用心,設攤、邀請旅客到營區看駐軍「跳砲操」。下午到傍晚,鄉公所不停廣播,還配合免費公車搭載旅客,看外來的搖滾樂團表演。活動連著舉辦兩週,我沒碰上喝啤酒大賽,但看見軍民兩人三腳比賽,再現軍民一家的熱鬧。

我默數金馬相同處:金門、馬祖都宗親意識強烈,幾個大姓氏主導地方政治;早期都得搭乘軍艦往返,都因為戰爭產生大量移民潮。金門移民高雄、左營、三重、中和、永和;馬祖移民基隆、中和、永和跟桃園、八德等地。再者,國軍參與植樹任務、都屬花崗石地形、曾被日本佔據,而天候變化更同時主宰兩個島的交通。

戰略地理、歷史人文,以及最主要的戰場讓金門、馬祖,脣齒相依,宛如兄弟,卻畢竟還存在著若干的差異。比如說,馬祖說福州話而不是閩南語、住石頭屋而非三合院,在在都讓我訝異,原來我的兄弟「馬祖」,竟是同父異母了。
http://www.kmdn.gov.tw/ch/News_NewsContent.aspx?NewsID=168082&PageType=0&Language=0&CategoryID=13&DepartmentID=4&Keyword=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縱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懼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