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馬祖特產簡介
•東引莒光米醋
東引原先有兩家米醋廠,目前只剩莒光米醋一家。米醋是由糯米依古法純手工釀造而成,保證不滲人工添加劑,是家庭調味聖品,可以當作中藥的藥引,也是符合現代人養生與美容的保健飲品。
•馬祖酥、芙蓉酥
原名起馬酥,其原料是麵粉、白糖等調製而成,美味可口勝過「沙其馬」。民國53年期間,蔣經國擔任國防部長時蒞馬訪問,喜歡甜食的經國先生品嚐後,讚不絕口,當場命名為「馬祖酥」。
芙蓉酥製法與馬祖酥相同,但材料為糯米。經過打漿、切片、油炸、攪拌,程序比馬祖酥複雜,產量較少。兩者風味各有千秋,也是高貴不貴的送禮佳品。
•繼光餅
馬祖聞名的「繼光餅」,具有道地北方風味。傳說繼光餅由明朝將軍戚繼光發明,在剿滅倭寇期間,為了避免坎煙被倭寇偵察到軍隊的行蹤,因此製作燒餅讓士兵以繩串起掛於胸前,當作行軍乾糧。主要材料為麵粉,但講究養「老麵」與和麵的技巧,以求達到相當的厚度、蓬鬆度及嚼勁。麵餅製成後要燒爐、貼爐。貼爐時爐壁不能太燙,否則餅會掉下來,前功盡棄。
寶利軒的繼光餅製餅技術,已經從第一代的高金寶傳到兒子高明中手中。由於純手工製作,產量有限,每天限量生產的繼光餅,早起者前往山隴獅子市場,可以買到,但經常供不應求,最好事前預訂。
•蘿蔔酥餅
蘿蔔酥餅是馬祖冬季特產,酥脆好吃,主要原料是:馬祖白蘿蔔、蘿蔔絲、花生、蜜梅獨門秘方等…十多種。因不含人工添加物,保存期限短,通常在盛產蘿蔔的冬季或顧客預定才會製作,更值得一提的是早期在馬祖當地各式慶典喜慶宴會,最後一道點心主角非它莫屬。
•黃金餃
具有獨特風味的黃金餃,俗稱地瓜餃,以甘藷、太白粉製成香Q的金黃色外皮,採用特級花生與蔥花入餡,有多種不同的品嚐方式,水煮時可在湯中加入糖或幾粒龍眼乾,風味更佳,亦可添加冰塊成為冰涼的甜點;除了水煮,油炸或者蒸煮也有不同風味,在南竿依嬤的店、津沙村、馬港大眾飲食店及北竿的橋仔村,都可吃到。如要帶回台灣,需事先採購後,寄在店家的冷凍庫,等上飛機或上船前,再去領取。台馬輪有免費冷凍庫可以寄放。
•魚麵
以百分之六十的鰻魚、鮸魚等高級魚類魚漿加上百分之四十太白粉,揉麵、壓製、切割,再於日光下曝曬兩天製成。煮火鍋,或以滾水燙過做炒麵吃,各有不同風味。馬祖人吃魚麵,就像一般的麵條一樣,可乾炒,也可做湯麵,吃來各有風味,不變的是鮮美的口感。因為魚麵的魚肉含量高,湯麵吃起來像條狀魚丸。炒麵則很 Q,有股魚的鮮味。
•加工黃魚
黃魚加工廠設在北竿橋仔村,由地方政府輔導成立,養殖的黃魚從大陸的連江縣進口,經過醃漬加工,真空包裝,冷藏保存。只要拆開真空包裝,泡水後,加些蔥末蒜苗紅辣椒清清蒸,即可食用,黃魚的肉質極佳,口感也很好,配飯、下酒,都是理想的菜餚。
•金銀花茶
2003年SARS風暴期間,金銀花茶大出風頭,而馬祖的傳統涼茶--金銀花尤其受到矚目,也因此大賣。據大陸文匯報報導,深圳中醫院院長向港人表示,由於冬春季節呼吸道傳染病發病率較高,他們採用的涼茶等疏散風熱的預防原理,建議平日要多喝金銀花或菊花等涼茶,可以增加抵抗力。
馬祖盒裝金銀花茶由地方政府輔導,北竿芹壁村長王安民負責種植,採收後送台灣包裝,再批發到全縣各大商店,是遊客夏季送禮的佳品。
•紅糟
自從醫學證實紅糟具有降膽固醇與血脂肪的保健功能後,以往只能當作紅糟雞與紅糟肉等配料之用,甚至丟棄的紅糟,一夕身價大漲。馬祖很多家戶都常自製老酒,所生產的紅糟於是填裝成瓶,批發給特產店販售,由於價位不高,而且全是自然釀造,甚受觀光客的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