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馬祖鐵板村躍登台灣光華雜誌報導 --閱讀人次 : 2918 2008-11-19 馬祖日報

永續生活第一村-馬祖鐵板村,登十月號台灣光華雜誌「人與社會」單元。(圖:翻拍自97年10月台灣光華雜誌)
【本報訊】永續生活第一村「馬祖鐵板村」,躍登十月號台灣光華雜誌「人與社會」單元,全篇多達九頁圖文並茂、中英對照報導,將鐵板社區推向國際舞台。該作者於今年暑假在鐵板村長住二個月之久,與社區居民深入訪談,踏遍每一處角落,從歷史、人文、村落、經濟等多重面向,做深入完整的紀錄報導。
作者李珊感性的表示,走進馬祖鐵板村,彷彿走入另一個時空。報導中寫道,夾在馬祖南竿島的二個軍事地標,深藏地底、鬼斧神工的「北海坑道」和聳立於狂濤中的花崗岩碉堡「鐵堡」之間,鐵板聚落過去向來是觀光客過門不入的不起眼村落。
這個七年前還是處處斷垣殘壁的沉寂小山村,由一群居民捲起袖子清理家園開始,點燃了社區參與的火種,不但讓社區換上新裝,也吸引中原大學建築系團隊跨海而來、長期協助。如今鐵板村正像一條甦醒的小龍,展現一個永續聚落的無限潛力。
鐵板社區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劉羽茵和現任理事長陳其運協助記者蒐集資訊,並引介許多文人、耆老接受採訪,使報導內容詳實而完整,除紀錄鐵板社區古往今來的文化變遷,也描繪記者停留鐵板期間在居民身上獲得的感動。他說:離開鐵板當天,颱風即將來襲,海邊一大早已看到社區協會義工和中原學生的身影,他們要在颱風來前趕工完成生態過濾池的工程;開怪手的協會總幹事陳學興,一剷一剷的堆出緩衝土方,以防海浪衝擊到塑膠桶。
社區居民為這塊土地付出,已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不分彼此、不畏辛勞、不居功、不抱怨,看在作者眼裡有說不出的感動。全篇報導充滿知性與感性,寫歷史也寫現實,值得細細品味。
「光華雜誌」創刊於一九七六年,行銷全球一百六十五國,以報導台灣多元化的發展、人文社會變遷為主要內容,其深度報導文學和雙語的特色,一向是外國人研究現代台灣的最佳橋樑。「光華」報導範圍涵蓋民俗文化、族群社會、藝術教育、經濟發展、生態保育、弱勢關懷,以及所有榮耀台灣的人物故事。不但是研究「台灣學」的珍貴資料庫,更是鄉土教學、語文學習、翻譯工作的豐富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