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一個母親的故事 --閱讀人次 : 9774 一個母親緊緊抱著他的孩子在懷中,心懸在半空中忐忑不安,求神問卜是那母親唯一寄託,神說:「過繼給別人當義子吧! 這小孩難養!」在那外島醫療困乏的年代,那母親害怕孩子在她懷中死去。那孩子已經沒有血色了,眼睛閉著,呼吸很困難,喉嚨梗著最後一口氣,好像在歎息。母親祈求著:「天公啊!不要把孩子從我手中奪去!」眼淚流了出來。啊!爲了我的孩子,我什麽都可以犧牲!母親用著自己的手指,在孩子的喉嚨中掏出了異物!天公被那母親感動。現在,那孩子考上國家考試,即將投入警務工作,現已白髮蒼蒼母親帶著中風的父親在復健中心自豪著介紹那孩子。而我也該介紹我的母親—王依金女士。
母親對我訴說著自己走到現在的人生,她的生父本是當年北竿白沙村長王木發,民國四十年,當時北竿十三師三十九團(當時團長溫起慶),莫須有以私藏槍炮刀械反動罪名為由,將母親生父囚禁於小塘岐(現尚書公廟後方)以電擊方式嚴刑拷問,然而因無法承受反覆電擊屈打成招,外公不幸身亡,那年母親三足歲,小阿姨兩個月大,大阿姨因家中驟變轉送予大陸人家做孩子,以求一家的溫飽…一個原本安樂的家庭就這樣支離破碎…幾年後外婆因無力撫養一家大小,改嫁於芹壁現在的外公,那年母親七足歲。日後開始過著摘野菜、磨豆漿、照顧弟妹……等大大小小家務差事。有時還遭受他口中的叔叔(現在外公)打罵、嚴斥,然而母親沒有一絲怨恨,如今的她比親女兒還要孝順外公,沒幾年外婆生下舅舅後因氣喘嚴重病逝。我在想七歲時的我,還是個要姐姐陪我帶到教室上課的嬌子,想想汗顏。
十六歲時母親嫁給父親(這是母親覺得上蒼唯一安排給他對的幸福),父親早年在南竿鐵板、津沙一帶政府機關服務,生活清苦(當時父親薪資不多),日後聽母親勸說,回北竿塘岐從事著屠宰販賣豬隻、豬肉的行業,而母親總在天還未亮時在市場販售雞肉、中午則共同與父親在家中開餐館生意,並在奶奶離開人世前幾年照料生病的婆婆,然而七個小孩也是她一手撫養帶大,或許雙親走過的苦點滴在心頭,也正是如此造就我們七個兄弟姐妹為何感情融洽的原因。沒有母親的苦、沒有母親的凡事不輕言放棄的執著,我想就沒有我們現在的這些孩子些許成績。
母親想著:當小孩長大了都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該喘口氣、歇一歇的母親,卻遇到他這輩子最愛的男人突然中風…
2003年12月16日,父親在家中突然腦中風,情況危急由直升機候送來台,而那時的我在壁山的旅部山頂看著直昇機劃過天際……算算已滿兩年多了,不知道父親會不會醒過來的不確定感,感到前所未有的慌亂與茫然,這無力感在母親心中蔓延開來,七百多個日子過程了,不論陰天、雨天、冷天、艷陽天…母親總是把全副精力照料父親,推著輪椅帶著父親求診於復健中心與中、西各大醫院之間來回奔波,驚人的毅力,逼使心力交瘁的母親以淚洗面日復一日,他說:「寧用自己生命換回和她攜手將近四十五載最重要的依靠,只祈求他康復、認得家人。」當每個人看到這樣為之動容的場景,總心疼母親說:「照顧你父親真的好累,你母親真的好辛苦。」而她總是抹不乾淚水仍無怨無悔的咬著牙度過父親給我們的一個個難題。只爲了身旁那位生病後完全不認識家人、大小便都不知的父親 。
是父親的突然中風,讓我早點長大,學會表達自己心中的真感情,也承受了壓力,正因如此也拉近了我與母親之間的距離。她所依賴的男人就這樣不再認識一向他疼愛的世上八個人(母親與七個子女)然而母親的委曲只有默默心裡吞,她總說:「父親為人耿直,而如今為何當小孩都有正當職業時沒有福氣爲我們子女們高興欣慰。」老天,對母親開了個玩笑,一輩子都要辛苦的走這趟的人生,何時才能歇一歇享個清福,但幸福離他好遠、好遠……
面對父親中風,我也有愧疚感,而且很深,深到難以原諒自己,我常常在想,要不是將部隊中的壓力告訴父母,或是怎樣,也許父親就不會擔憂、或許就不會發生這些事。後來想想…去追究這些事都沒有意義,重要的是,我經歷過這些,所以接下來要怎麼做、到底怎麼調適過來。退伍後,放棄了軍中長官介紹給我一份待遇尚可的工作,也與兄姊討論後,找了一份離家不遠的夜班工作以便白天能照料雙親,此外,一方面準備著國家考試,盤算著倘若有幸考上後,將來有份穩定的工作好讓母親放心。我沒有把愧疚感當成彌補的動機,抽離自責回到現實生活裡,好好付諸於行動,否則就一輩子沒辦法走出自己所犯的錯誤。沒有任何一個父母親是希望子女用還債的心態,來孝順他們。這麼一來也不易達成孝順的目地,衝突一定會更多。
對於我的母親,只有心疼!這就是一個母親的故事。
後記(一):寫這篇文章並非要歌功頌德我的母親,這絕非我初衷的本意,而是希冀現在的子女趁著父母健在,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只可惜吾輩作兒女之人,孩提之時只曉得享受父母之愛,卻不知道怎樣報答父母之愛,等到父母病了、累了、倒了…,才懂得體會到當年父母的扶養昊天之恩,雖欲盡孝以報親恩,已經太遲了。
猶記得高中時期在基督教會中得到聖經中啟發的幾句話,願這些經文與你分享:
「你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箴廿三25)
「當照耶和華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 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申五16)
「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弗六1~3)
後記(二):在服役期間和朋友去了趟綠島旅遊,趁著大伙午睡我獨自一人騎著機車抱著朝聖的心駐留在綠島人權紀念公園,在紀念碑上看到了這首詩句:
在那個時代
有多少母親
為她們
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
長夜哭泣
----柏楊
我想馬祖在蓬勃發展觀光的今日,是否也能像綠島那般設立座紀念碑,紀念著那段歷史、撫慰那些罹難或遭受不當拘禁的受害者一個堅持正義的理由,馬祖這塊土地也有著如同二二八事件的這樣歷史傷痕發生,儘管他們的生命一次次被官方說法摧殘與掩蓋,我想,像我母親的生父在馬祖早期受到軍方不當迫害的人士因該不在少數,給那段恐懼動盪時代的馬祖人一個評斷,不論我們瞭解或不瞭解事件的過程,把歷史真相的痛還給那段無辜受害者一個清白,或多或少這可以讓受害者家屬得到一些慰藉的精神依歸,至少那一段歷史我不再需要到綠島才能想起馬祖的歷史,走過的傷痕是不會憑空消失的,願天佑馬祖。
後記(三):感謝這些年來關心我父母的各界長官與親朋好友幫助,感謝著你們的鼓勵,是讓我母親面對未來繼續堅強走下去的原動力…

國家不幸詩人幸,話到滄桑句便便。





夜深沉,閱讀這篇文章,却觸動了我心痛的角落,
望著電腦,我雙眼早已淚濕迷濛.
去年農曆年前夕,我的母親竟猝然離去,沒有留
下隻字片語,撒手人寰,讓我痛哭不欲生.
我母親也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式婦人,一個一生
無求惟重親情的婦女,她和許多老一代的馬祖婦
女一樣承受著不可抗拒的人生坎坷.
雖然生老病死是人生定律,生之淡然,去之若素,
但想起母親,我的心頭卻是一片陰雨迷濛,出殯
那天,我盯著那個穴口,看著工人將最後一排紅磚
用水泥砌上去時,我真的好心痛,三十幾年來,我
從未好好侍奉過母親,連她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我都一無所知,我從沒像那一刻這麼厭惡自己.
對母親離去的事,我一直放不開,時常會想起母親
影影綽綽的音容笑貌,在心頭揮之不去.可能再過
一段日子,才能洗掉那種痛苦和難過,而剩下來的
是好美好溫暖的回憶,以及無盡的思念.....
寄自溫哥華






這個島嶼有著先人的不幸與悲傷,家裡有一個先人牌位
但他卻不是我祖先的姓氏,他是我依哺新婚三月的丈夫
被軍方臨時徵召去海邊構築陣地,不幸被地雷炸死
二包麵粉是他生命的價值,沒有記錄沒有補償
但在依哺心上深深印下悲傷烙印
十多年前我心愛的母親在台過世,遵照依哺的遺願在母親的墓旁
為他建立衣冠塚,因為早年他的墓地,因軍方頻頻地構築軍事工地
不知何時被移為平地,怎麼找也尋不著,他的故事一直在我心中
現在若不記錄下來,就像島上的芒花,隨風而逝....
文字或圖像是記錄過往的一種方式,因此才想到用"雷盟弟"這個角色
試圖留住過往酸甜苦辣的一丁點痕跡
重點是我們後輩要記住先人的悲傷過去不要忘記.
設立紀念碑執行上絕不是困難的,願大家一起努力
願鄉親悲憫過去,記住它,迎向未來,釋懷它.

舊的說不停,新的記不住.......





歷史的悲劇與政黨的政爭,
讓閩江口外原本默默無名的幾個小島,
一夕變成戰地前線;
讓活在島上原本與世無爭的百姓,
從此必須生活在炮火威脅下。
這樣的劇變,改變了島上所有人的命運。
相信時間已經漸漸撫平了過去歷史的傷口,
現在當我們回顧這歷史的疤痕時,
就當它是老天對島上這群人的磨鍊與考驗。
因為它,讓我們更堅強;
因為它,讓我們更團結;
因為它,讓我們更惜福。






一個母親的故事後續感想:
一個母親的故事,當初發表本以為只有七個人(母親的七個子女),會懂得體會、會看得流淚,然而得到迴響與鼓勵卻是我始料未及的,感謝馬祖資訊網的讀者陪著我們一家共同觸動、流淚。或許一段話、一段文字,也或許是彼此雷同的遭遇喚起你不想翻起的思緒。
寫這篇文章,是記錄著母親的堅強的人生,然而也演繹出從小到大,我們一家九口這些年所歷經的過程(我曾埋怨著自己為何是家中的么子,參與一家人的歲月是最資淺的),這段話使我感觸良多:「文字或圖像是記錄過往的一種方式,重點是我們後輩要記住先人的悲傷過去不要忘記。」然而對我自己而言,這段故事傷疤就彷彿一直深藏在我心中的一顆石子,如今開始學習著放下,當我知道這段母親生父故事時,心中一直存有著「這是我該完成的事」,我並不是位善於文字表達的人,但我盡著那股自以為是的「使命感」,喚起那一段早已淡忘沒有答案的傷口,回想自己不論從服役期間到現在這塊未知的答案,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想試圖尋找著癒合解答。回首每個階段的自己、每一段時間所寫的相關手稿,都有著不同的悸動,然而我所知的、該記錄著我已做了,是否一切塵埃落定尋得答案,我想一切的公斷就仰望天(那個慈愛的耶和華)吧!
對於這篇文章時我試圖刻意的以記敘文方式表達,而非以抒情文方式觸動脆弱的自己、試圖刻意的以樸實簡單的文字結構呈現,以避免過於詮釋文字蹴足那道傷痕,致使自己思維崩潰——然而我還是失敗了。有許多抒情式的觸動、感受乃至於思索,我重新再次溫習,那是母親的生命、母親的生活,一旦映照到我的人生之中,便不免會隱隱然發現,屬於我自己的這個部分,早就被我鎖在某個幽暗、隱密的角落裡,那是個失語的所在,是個禁聲的所在,是個我竟然無能狀述的所在,一旦重新翻理出來,竟有撲鼻嗆人的感同哀愁。我是在逃避,捨棄了先前手稿的文句修飾後,我把這些,都壓抑在心中;再一筆一筆地為母親勾勒出來。然而這又泛起自己不爭氣得淚水。
前幾天當我發表了這篇文章後,照往例都會看著三姐桂玉的網站,因為裡面有我最愛的曈曈(三姊寶貝女兒)照片,但三姐在自己網站上張貼了這張去年中秋節時父母在石門的照片以及這一小段的文字: 「看到小弟在馬資網發表的"一個母親的故事"我哭了好久好久……」。

雖然這張照片我已看過,但在那刻的心境下,看著照片,我終於也不爭氣的哭了,久久不能自己,原來一家人的感覺是不需要文字、不需要畫面,而是那心靈的相犀,無獨有偶四姐桂惠與二哥德財也在MSN打上了看了文章後的感想:「看了小弟的文章,看一遍哭一遍,小弟把我們全家都搞哭了!」而我在與兄姊們對話視窗上打上了這些文字:「完成這篇文章後,我掙扎了些日子,一直想埋藏著,但有個心中聲音是我抗拒不了的,對讀者而言可能會是個感人的故事,也或許可能賺取讀者當下一時的淚水,然而對於流著來自相同血液的我們一家人而言,這是一段我們共同身歷其境的甜美記憶,而非殘酷回憶。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是我們共同所遭遇過的痛與感念,所以才有由心裡抽出揪痛的感動,把流下的眼淚當作暫時的宣洩,宣洩著一種等待父親康復的奇蹟為何不發生無奈以及不確定感的作祟呼喊!我們都一直深信老爸康復的這一天會來臨的,文章對我們的價值只是讓我們崩潰思緒後,再堅持下去、在調整自己的理由。兩年多了,我只是完成一小段心中一直催使我去做的一件事,我只是把痛處的記憶喚醒,然後面對著它,不許哭了!我們要共同記載下這些日子的點點滴滴,有著共同的血液靈犀。」
魚說:你看不見我的淚水,因為我在水中……。
水說:我能感覺到妳的淚,只因妳在我的心中……。
回憶這些年一家人心總繫著以父親為中心,不懈的努力打轉。我們一起躲起來掉淚、一起高興、一起為著同一個奇蹟(父親康復)發生而等待著。
猶記當時在台北榮民總醫院時,主治醫師不樂觀對我們說:「父親的情況只會越來越惡化,身體、四肢會漸漸萎縮、癱瘓。」然而兩年過去了,父親的狀況比起兩年前出院時還要進步,在我們一家不斷的以金錢、體力以及時間投入後,父親雖然進步幅度不大,但至少沒有像醫師所說的惡化、癱瘓……這是母親與我們的共同的堅持努力,這篇文章只有我們沒有哭的權利,要將它當作一種犒賞我們一家心路歷程,雖然我們常常掩飾著自我的焦慮、不安與犧牲;我們都有傷心、軟弱的時候,但總爲著父親而不在乎了自己該有的感受,佯裝著堅強…我們一直圍繞著父親,盡著最大力量,撐了下去。
我笑著說:「這只是放下心中的一件牽掛,就像讀大學時從中壢坐著電車到基隆的100元車資,某次,突發其想向補票員謊稱我是從台北車站上車只補繳了43元車資,然而57元的價差我到現在一直愧疚於懷,改天去還這個錢吧!(只怕那時某某電視台報導:邱XX因欠台鐵57元,改過向善的小故事大啟發的”冷”報導。)
母親最近都會對我納悶喃喃唸著:「這幾天在中壢忠貞市場買菜時,發覺一些馬祖過往不熟稔的鄉親都不知道為何知曉她的狀況,都會與她主動噓寒問暖,問著父親的狀況以及心疼母親的辛苦。」我只心虛回了一句:「可能你人紅吧?」我想不知情媽媽或許不知道我在網站上介紹了她,這些鄉親朋友可能看過馬祖資訊網的一個母親的故事這篇文章吧?在此謝謝你們!

國家不幸詩人幸,話到滄桑句便便。





「巨人倒下」
環島北路芹壁通往橋仔的黃土路上,一位「巨人」將他三、四歲的孩子放在肩上漫步走在感覺無止盡的路途上,在路旁的相思樹上捉隻金龜子綁上線給他的孩子當做玩具,孩子快樂的揮舞著手上綠色金龜子,騎在「巨人」肩上享受父子間天倫之樂。(這是孩子對「巨人」最早的記憶)
1969年孩子的二妹出生,從小放在外公外婆家中照顧的小孩,陪著舅舅提著雞回到他的老家(橋仔大家稱呼阿南境,南人住的地方)給他的母親做月子。小孩看到他的「巨人」從海裡打漁回來,身上扛著粗重的漁網一步步的伏階而上,小孩心想「巨人」的力量真大。那次小孩收到「巨人」的第二次玩具親手做的木刀木劍,小孩愛不釋手,小孩如今憶起像似藝術家創件,玩具做的維妙維肖像是真品中的極品。(長大後才知道父親14歲就到南竿當工友,經查馬祖通訊周刊21期,父親當時跟在縣長王緒身邊,深得他的疼愛,縣長告訴他要調台任職想帶他一起去,於是父親回到北竿家中請示祖父,祖父捨不得父親離家太遠沒有答應,不然也成為藍天鵝水上飛機事件成員之一。)此後父親就從事討海人的生活長達十餘年(1956~1969)對於會暈船的父親來說那段艱辛日子,可以想像是多麼的辛酸苦楚,而且任勞任怨無悔的個性做的都是最粗重工作。(做ㄇㄥˋ,打ㄑ一ㄡ當時打漁最苦的工作)
1972年小男孩開始上小學,因當時學童多必須回到戶籍地就學,小男孩跟著祖父祖母唸當時的禎祥國小(唸了一年)。那一年小孩收到「巨人」工作關係經過老家給的第一次零用錢「一塊錢」,(當年有一毛等單位好像最小的金額是五分),小男孩用那「一塊錢」,到那平時都是用祖母養的老母雞生的蛋可以換些糕餅零食的小雜貨店,(買花生油都是用自備湯匙來裝)足足買了八顆大糖果。記的那年同族的小朋友,都圍繞跟隨分享這份禮物,那時自認為風光極了,其中有個要好同學小時候印象深刻他的書包是軍人裝防毒面具的包包,不知什麼原因後來變成大妹同學,他「防毒面具」書包一直留在老家,如今和倒塌茅草屋共同成為埋藏中的回憶。
小二開始小男孩過著都市村莊生活,(當時塘岐繁華一時,從芹壁、橋仔漁村來到商業化村莊)也是和家人共同生活開始,父親此時跟著一位親戚做夥計長達多年,天還未破曉半夜就要出門工作,白天還要幫在市場賣菜的母親到各村莊去挑菜回來第二天拿到市場賣,晚上再幫著母親挑著水果到電影院叫賣。記憶中父親永遠有做不完的工作,吃苦耐勞永遠不懂什麼是吃虧的個性,小時候常看到他的同事都已回家休息,只有他獨自剩下一人在市場搓著草繩做綁肉的用具。(當時年代沒有尼龍線和袋子)這時小男孩和同年代小孩童年生活一樣,工作是到井裡幫忙挑水回家、上山撿柴火,照顧家中三歲的三妹(小時候眼睛大大,臉圓圓長的肉肉可愛極了,外號「阿肥豬」如果三妹阿妹看到勢必會心一笑,快被遺忘的外號。)玩的是彈珠、圓形紙牌、瓶子蓋、月餅紙、橡皮筋等流行遊戲,有時會和同學朋友們翻進戲院外牆偷溜進去看部電影,當時大家的偶像都是姜大衛、王羽、狄龍等稱羨他們武藝超群、武功蓋世,和今日孩子偶像周董、王力宏等不可同日而語。
父親一生給我感覺都是早出晚歸,與人無爭的個性,默默的付出自己所有一切從沒說過一句怨言,也從不對別人有所要求,雖然一生都在最底層做勞力工作,看似平凡卻可見他的偉大。過去鄰里中有人往生,他必定是抬棺其中一員,小時候頑皮和人起爭執,必定回家又一番伺候,他告誡他的孩子寧可被別人打,打別人就睡不安穩的觀念,這樣要求諸己寧可別人負我們,我們不能負人價值觀。一生中也非常的簡樸,沒有好好的對待過自己,夏天是一件白色短袖內衣或綠色軍內衣,冬天永遠是綠色的軍人套,第一次看到他穿起西裝打上領帶穿上皮鞋是我在1990年結婚時的婚禮上,大家還直笑他酷像極了電影明星周潤發。
2003年場景從環島北路黃土道路拉到塘岐運動場嶄新跑道上,「巨人」陪著他三歲多小孫子散步其中,這是他每天含飴弄孫時刻,小孫兒嚷著要阿公放在肩上當馬騎,「巨人」說老了背不動無法騎了,小孫兒說那比賽跑步好了,不久聽到小孫兒高興歡呼的喊著:阿公你輸了跑不過我。「巨人」知道他再無法像過去一樣付出習慣性去照顧人,他開了一個玩笑選擇倒下,從此裝做不認識他照顧過的親人。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當椿萱並茂之時,許多人都不會懂得珍惜,
在樹預靜而風不止,子預養而親不待時,才會體會父母的恩情
身為人子,多少人常常忘了在遠方孤獨的父母
就算是一通電話,隻字片語,可能對父母來說都是一種渴求
同學雖然您的椿庭不幸中風,還是能盡孝道,古云:孝感動天,盡心盡力吧!
另一個巨人,您的堂萱,可要用心照顧,可別讓她累倒了.






禮民校長吾弟:
感覺這樣稱呼太官話,太俗世
還是習慣熟悉稱呼您金財子
雖然這樣對您過世父親有點不禮貌
家父在榮總與死神搏鬥時,您和建華校長親赴關心
其他同學好友我都加以婉拒探訪,您是同學中唯一親臨
我雖是不拘小節之人,還是感激在心,銘感五內
感謝多年來對我的關心和照顧
98年六月恩情,點滴在心頭
小女小學畢業旅行,和東引燈塔百年慶
感謝您和嫂子熱誠百般招待
還記的那年,我騎著借來偉士牌機車載您
大家穿馬靴年代,十幾個同窗加好友,從桃園一路直殺到台北
爬陽明山,去白沙灣,逛華西街您我的窘境,年少輕狂歲月
回憶至即,有些好友已離開這人世走完一生
當年,英俊挺拔的小帥哥,赴異鄉為人師表
如今,已是不惑之年,頂上露出微光的一校之長
同儕中您的表現最好,同學都以您為榮
上回一別,看您腳上穿著耐吉球鞋
巨人倒下一雜記,是否勾起您當年那雙特大反攻大陸鞋回憶
新的一年,祝福您闔家平安,校運昌盛
ps:同學,十二生肖中您不是屬蛇,何時變成屬貓12點還沒
就寢,萬華那段過程,我可證明您的清白,如遭家變遇到不測,
受酷刑被罰跪計算機,最多只能說聲抱歉,同學概不負責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剛讀這篇文章時,老覺得似曾相識的感覺,
看到相片,已經有了肯定的答案.
去年三月辦完家母後事之後,我大哥帶我去
看你父親,走進你家看到你父親讓我訝異和心痛,
那麼高大的一個人,就這樣躺在那兒,個子縮小了.
眉頭皺著,沉沉望著前方,看著你母親飽經風霜的臉,
娓娓道出你父親中風後的種種,一剎那間,心中一陣酸楚,
讓我無言以對,也不知該如何安慰他們.
回程中,踏著沉重的腳步,心裡在想,人生是這樣的不可知,
無法預期,預期歡樂與悲痛;或者任何一種不變與變化.
命運對人,是無理可講,無法與之抗拒,只有順應接受,
如同你父親與我母親.
請用心照顧你的父親,而妳母親陪你父親還有一段
艱難的路要走,她需要兒女的支持和鼓勵,請不要
哭泣,繼續保持堅強,我在遠方為你們加油!

第1頁 (共2頁)
前往頁面: 1, 2